还别说,好几家都过来问,最后给了跟许家关系还不错的一户姓付的。 双方约定,一共五亩半地,秋天给许家四十斤黄豆,二百斤苞米。 这年月粮食产量不高,要太多了不行,人家负担不起就不种了。 剩余那一亩半好地,连同两家的自留地,都留给许成厚种。 许成厚早就琢磨好了,要种点儿糜子、谷子、帚用高粱、小豆、黄豆、粘苞米。 就像他说的,般般样样都种点儿,留着自家吃。 自家有牲口、犁杖,不用求人,早晨四点来钟,许世彦跟老爹一起套上犁杖趟地。 两个早上的工夫,地趟完。 再赶上周日,连同苏安瑛一起,几个人一头午,就把地给种上了。 种完地,家里没啥心思了,养殖场那头的花棚,也该开始动工。 花棚就按照蔬菜大棚的样式盖,单面坡,但是这年月还没有大棚膜,所以只能用玻璃窗。 许世彦找了林建的人过来,跟人家说明白自己要什么样的花棚,设计图画出来,材料备好。 剩下就是许世安和苏安瑛过来看着,许世彦没时间。 一参场要进行老参地栽培天麻实验,就得有天麻栽子。 所以从五月份开始,一参场就在林区各村屯和林场打广告,收鲜天麻。 有经验的跑山人,不用等天麻出苗,带着一把铁锹进山,赶上运气好,一天也能挖十斤八斤的。 这几年,干天麻价钱长得倒是挺快。 关键是南方有些养蜂的人过来,他们就爱天麻,常常是花高价购买。 由此一来,天麻的价格就涨上来了,如今一斤干货得七八块钱左右。 参场收新鲜天麻,一斤两块钱,不管出苗不出苗,也不管大小,连小的米麻都要。 这个价格,很多人都觉得划算。 挖出来不用清洗不用煮了晒干,直接送去收购点儿,按斤过秤就给钱,这多好啊? 所以很多人挖了天麻就往收购点送,参场这边派人,两天各处溜达一趟往回运。 运回来的天麻,就全都归许世彦安排,送到槽子河参场,去年起了棒槌的老参地里。 将提前混着蜜环菌发酵好的菌棒摆在参土里,中间摆上分等的天麻,然后上面覆土,盖上树枝树叶,尤其是柞树叶子。 老参地都是富含腐殖质的黑土,土壤透气性好,而且栽过棒槌的参土菌群丰富,有利于蜜环菌的生长。 天然环境下,老参地经过多年发展,也很容易生天麻。 所以老参地栽天麻,本身就很有优势,只是初期投入大一点。 等着明年留出来种子,再培育出小菇萌发菌配合蜜环菌,接下来就可以实现循环,大面积栽培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酱豆子 收天麻的同时,也收细辛苗。 如今这细辛不贵,论棵收。 两片叶子以上,根须、叶片完整的细辛,两棵一分钱。 大苗不要,根须太长不容易活,小苗最好,便宜又容易活。 栽到池帮子上慢慢长,三年就能长成一墩,正好起参之前刨出来晒干出售。 细辛全年可挖,开春时节地里的草没长起来,比较容易看见。 多数时候,都是上山薅大叶芹,遇见了细辛就随手挖出来。 正好赶上五一放假,不少学生都跟着家长上山干活,顺道进林子就挖一些。 回来卖个几毛钱,买冰棍吃也挺好。 细辛开花打籽,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切根繁殖。 弄个细辛苗圃,等以后种苗越来越多,也就不用收购小苗了。 反正不管什么产业,最初发展的时候肯定难,投入也大。 一旦形成规模,可自行循环,就能挣钱了。 一参场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儿投入,慢慢发展呗,这个就不是着急的事儿。 许世彦主要负责参地综合利用,其余时间,还要带着技术组的人配制参地用肥料,发参籽。 反正总有他忙活的,也是不得闲。 养殖场那头,花棚倒是很快就盖起大框,接下来就是镶玻璃窗,做花棚保温和取暖。 苏安瑛为了照看养殖场,特地学了骑自行车,许世彦淘登了自行车票,给媳妇也买了一辆。 苏安瑛天天上午骑着车子去养殖场,看着那边干活,缺什么少什么,她再赶紧安排人去采办。 还别说,苏安瑛这能力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