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表现。沈括发现了,还弄了个“招差术”的数学模型,来纠正这个误差。别问窝原理,没看懂orz 在天文学上,沈括改了浑天仪,发现了公转速度不匀,还有取消了“闰月”,基于阳历重新制出的《十二气历》。可以说每一个发现都是惊世骇俗,不被世人接受,但是距离真相只差一步了。 还有观测模型,木星真的太适合了。亮度够,有卫星,自转飞快,公转定时且早有记载(岁星,十二年一个公转周期,也是“地支”的由来),还有能作为参照物的大红斑。可以说宏观和微观的发现,才是改变世界的起始。 第123章 第二天一大早, 甄琼就风风火火赶回道观, 唤来两个徒弟, 一脸正色道:“为师要改一改研究方向了,咱们准备开始炼气!” 这“炼气”的说法,怎么听着跟内丹术差不多呢?饶是清风这般沉稳的, 都难免露出了愕然神色:“恩师不炼丹了?” “炼气跟炼丹也是大有关系的,如今宝应观也是朝廷拨款的大观了,不能局限于炼丹, 要开阔思路才行!”甄琼语重心长道。 自从入主宝应观后, 他着实接了不少项目,经费也从未缺过, 一年到头都忙的脚不沾地。然而这些项目,多是朝廷所需, 有些则是为了邈哥。原本提炼明矾,寻找新金属的计划, 已经被他搁置许久了。 研究一样新金属,花上数年也不奇怪。甄琼并没有对此事丧失信心,只是当初迫切的心思, 已消失不见。一方面是因为不需要这款新金属, 他就扬名立万,开宗立派了。另一方面则是琐事太多,整日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还要琢磨水火派和草本派的东西,哪有心思静下心来炼丹? 可是昨晚看到观天镜那一刻, 他心中所想,就大大不同了起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不是个办法。而“气”,终归是炼丹的根基之一。虽说无形无状,但是炼丹过程中,时时都要参与。若是不明“气”理,终究难以勘破屏障。 只是当年学炼丹时,他那小道观里实在没有炼气的条件,连师父都不怎么教这个。自己钻研,又要从头做起了。 不过甄琼心里并无畏惧,反而生出了些豪情。这可是能成为立派根本的学问!更何况沈括他们打算钻研天文,“真空”这个概念总是逃不掉的。若他能在炼气上下些功夫,说不定也能跟两人配合,尽快推动“地动说”问世。 他可是答应过邈哥的,要带他看星星呢! 如此复杂的心思,清风、明月二人怎能猜到?只能一脸茫然,跟着恩师投入了“炼气”的大业。这动静可当真不小,要新造好几个新式丹炉,还要有大型的玻璃器皿,以及寻找密闭罐口的材料。一通折腾下来,连赤燎子都惊动了,跑来问他缘由。 甄琼倒是很坦荡:“师兄已经寻到了新路,我却不能停滞不前。得加把劲才行啊!” “元气”之说,乃是道家根本之一,钻研这个,也没什么错嘛。见甄琼如此有拼劲,赤燎子很是认同,连连鼓励。段玄霜却听得脸色发白,看清风、明月的目光都饱含了同情。甄琼那小子,炼起丹真是门都不出的,废寝忘食。就这样还要加把劲儿?怕不是要把人累死才行。 只是这拿炉子炼气,究竟是个什么章程,也着实让人好奇啊…… 宝应观里的小小变化,并无几人知晓。倒是《日新报》上的新文,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这《日新报》又想做什么?”看着今日新报,程颐面色并不太好。 之前他和兄长在《明德报》上撰文,驳斥商贾借“助产术”大肆谋利,败坏风气。然而几篇文写罢,压根没收到预想的效果。那些商户仍旧唯利是图,根本毫不在乎议论。士林中也没几人应和,也不知是因为利益所向,还是真觉得这法子管用?偏偏他家中的匠人,如今连“显微镜”都未制出,根本无从反驳“细蛊”、“外邪”的说法。如此不上不上,着实让人胸中憋了一口闷气。 如今“助产术”的事情刚刚过去了,许久未曾刊文的梦溪生,又突然发了一篇关于“气”的小论,如何能不让人警惕? “这文倒是梦溪生一贯笔法,只是所写之事,细论起来,跟叔父的气学有些相类。”如今《明德报》以杂文涉经学,程颢对于这方面自然更为敏感。 这篇新文,的确是梦溪生一贯的风格。把蜡烛放在澄清的石灰水中,点燃之后,罩上玻璃。过不多久,蜡烛就会自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