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渴饮匈奴血。” 怀歆叹了口气:“正是,所以那位将领才年轻早亡,怕征伐中染了瘟疫。” 古骜与怀歆此时都未曾注意到的是,典不识在一旁侧耳倾听,紧紧皱了眉头,却并不插言,一副若有所思。 说话间,三人一行已经走到军营门前,只见营寨安稳牢固,其中排排列列整齐威武,军纪严明。怀歆与古骜一道下了马车,典不识追随而上,三人持令牌直入大营。 怀歆道:“对了,古兄可见过戎人骑兵?” 古骜道:“书中见过。” 怀歆领着两人走入中军大帐:“这边来,此处收有戎人骑兵的整套盔甲。” 说着怀歆挑帘而入,两侧亲兵护卫皆乃怀家部曲,见怀歆入帐,都一起参见道:“少主公!” 怀歆微微颔首,便带着古骜进了另一边的侧帐,古骜举目一看,只见一套人形的盔甲正挂在帐内幕布之上,头有铁盔,胸有胸甲,护臂护腕,腰下细甲,一应俱全。 怀歆转过身来:“穿在身上,试试便能知。” 古骜点了点头,招来典不识,令典不识脱了外套,只留了一件单衣,将这戎甲取下穿在了身上,典不识试着活动了一下,发现浑身上下极为笨重,连走路都无法十分迅捷,更别说上马了。 怀歆与古骜带着典不识出了帐外,这时有兵甲牵来一匹战马,在几个人合力推举下,典不识这才上了马,骑着马跑了几圈,典不识在很远处便嚷道:“骑着马倒还行,就是不能下马。” 古骜看了看典不识,心中大体有了忖度,但仍问道:“戎人战甲究竟厉害在何处,还请怀兄为我等释惑。” 怀歆点了点头,又叫来一个营中精锐骑兵,典不识拖下了那套战甲,翻身下马,那位骑兵接在手里,很熟练地便穿在身上,亦在众人的合力之下跨上战马,这时,有人搬来一个人腰粗的木桩,插在校场地面中央。 那位骑兵穿着戎甲,握着戎刀,不过隔了百步的距离,纵马而来,弯腰一刀,便将刚才那个插在地上方圆十余寸的木桩,平平地削去了一截。 怀歆领着古骜走近去看那个木桩,道:“我观察过,马速越快,盔甲越重,这个刀口就越光滑。” 说着,怀歆又挥了挥手,这时有人拿出了一个中原的盾牌,捆在了剩下的那截木桩上。那名骑兵再次冲锋,一刀,又将那盾牌也划成了两半。 古骜看在眼里,怀歆命人如此一演示,他便彻底明白了……如果说这个木桩是一个人,一个手持长戟的步兵,他根本扛不过戎人骑兵的任何一刀,哪怕有盾牌也无法防御。 戎人之强,在于人之勇武、马之彪悍、铸刀术之高超,三者合一。 如果在这茫茫的原野上,冲来的不是一个戎人骑兵,而是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呢?平原上,又哪里有步兵能挡得住? 古骜一时间怔忡……他忽然没由来地想, 如果…… 他只是说如果…… 自己能拥有这样一只披坚执锐的铁甲骑兵,该有多好? 第72章 不过这忽燃而起的非分之念,如空花阳焰,一瞬便被怀歆的话语拉回了思绪。 “所谓战阵,就是专门化解戎人骑兵之锋芒而来。”怀歆在古骜身边道。 “喔?如何化解骑兵之锋芒?”古骜问道。 “古兄且看。” 说着怀歆击掌三声,一对十五人的汉军兵甲有条不紊地走上前。有人持长枪,有人拿长戟,有人拿着两人抬的巨盾,有人拿着马叉,有人拿着火佚,不一而足,他们很快排成了一个错落有秩的阵型,两面巨盾挡在了他们身前。 怀歆抬袖一指,对古骜道:“这便是战阵。” 古骜点了点头,那穿着戎甲的骑兵,亦得了怀歆的示意,再次退到了百步远的地方,扬鞭纵马,直向那新排的战阵而奔来…… 只见他近身扬手一刀而下,这回,却并未能将那两人抬的巨盾削成两半,而仅仅是将它打偏。 这时,拿着马叉的兵甲倏然从两盾之中的缝隙处,伸出马叉,去绊马脚。 而与此同时,长戟、长枪又一同从盾牌后面猛然伸出,吸引骑兵不得不防御而无法顾及坐下之马。 一时间,马在马叉的羁绊下,失了前蹄,骑兵几乎要摔落,那拿火佚的兵甲快步一跨上前,窜到马身背后,看准时机,一把就将骑兵从马上扯下。 那穿戎甲的骑兵掉下马,立即被长戟和长枪指住了咽喉。 十五人的配合极为完美,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点儿停顿。 怀歆望了一眼古骜,古骜微微颔首,怀歆道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