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仙看着地图,道:“若要伏击金军,最好在石壕镇一带。那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王宵猎道:“不要离虢州太远。要方便我们一击得好,快速撤回。数万人的粮草,离虢州太远着实不好运输。陕州、虢州一带,屡经大战,百姓提供不起军食了。” 汪若海在地图上看了一会,道:“此事还是占领虢州之后才定吧。总而言之,此战的方略,是粮草积攒得够了,快速出击,迅速占领虢州城。如果兀术回援,则选有利地形与其战上一场。不能够在虢州待得太久,最好在上元节之前撤回卢氏县。” 李彦仙点了点头:“好吧。——不能够重夺虢州,只能守卢氏,着实有些憋屈!我守陕州数年,一年之内先丢陕州,再丢虢州,心中着实意难平!” 王宵猎道:“经略,战争不能够意气用事。现在金军占上风,四处出击,这是大势。我们只能够在这大势之下,尽可能地顽强抵抗,给金军造成损失。过上几年,等金军的攻势减弱,我们大军练成,再进行反攻。在此之前,免不了过得憋屈。” 李彦仙看着地图,有些无奈地道:“我们真能练出大军,与金军决战?” 王宵猎道:“一定能的。金军势大的时候,渤海人、契丹人,甚至是汉人,许多趋炎附势,做了金人的走狗。只要我们的军队能战胜金军,这些军队就会变化,改为与金人为敌。本朝势力强了,能够正面战胜金军了,只会越打越强。金军只要输上几仗,势力会越来越弱。这一强一弱的变化,会让战争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一天,不会太远!” 见王宵猎说得斩钉截铁,李彦仙点了点头。王宵猎说的不错,常理来说,应该是这样的进程。只要宋军越打越强,保持顽强的斗志,金军就不那么可怕。 第372章 冲阵 云层遮住了太阳,天阴沉沉的。没有风。空中好似有雪花,却又看不见,只是偶尔觉得有东西扑在脸上,凉嗖嗖的。树叶落了,山光秃秃。只是几棵不凋的松树,还顽强地留着一抹绿色。 容三郎爬上山头,长喘一口气。回头看山下,一条洛河如带。身后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跟上来,一屁股坐在地上,重重喘着粗气。在那里坐了一会,突然脑袋埋在了臂弯里,嘤嘤哭了起来。 叹了口气,容三郎取出装水的葫芦,打开盖子递给孩子。道:“省着喝,山上不容易找水。” 四郎点了点头,手捧着葫芦,不敢倒水出来,只是在那里舔瓶口。 容三郎在山头坐下,看着山下的寿安城。城在洛水之南,夹在洛水与锦屏山之间,山河夹峙,地形险要。洛河谷地到这里突然变窄,在城东留出很窄的谷地。 昨天午后,兀术的大军就到了寿安城外,扎营于城东锦屏山下。今天清早,兀术带大军于寿安城外挑战。直到日上三竿,董先才带了兵马出城迎战。 正在这时,前方山后探出一个脑袋,对容三郎喊道:“这位大哥,你们是哪里人?到哪里去?” 容三郎吃了一惊。看那人样子,是个附近农人,大着胆子道:“我是洛河边大柳树村人,因为家里待不下去,想到山里找个清静地方,以养家人。” 那人听了,缩回头去。过了一会,才又探出脑袋道:“真是附近的家人吗?” 容三郎苦笑:“若不是无依无靠的种地人家,这种天气,哪个会拖家带口爬上山来?” 那脑袋又缩了回去。过了片刻,一个汉子从山后面跳了出来。汉子身材高大,只是一只脚腐,走起路来一腐一拐的。到了跟前,拱个手道:“是逃难的农人我就放心了。你们几个上山来,我早早在那边就看见了。怕是什么不好的来路,不敢打招呼。” 容三郎急忙起身,回了一礼道:“哥哥又是什么人?寒冬腊月躲在山上。” 汉子道:“在下齐清,是城东河口村的。前几日金虏到来,把村里粮食抢掠一空,杀了许多人。还把村里的青壮都绑了去,说是运粮。大家看活不下去,才一起逃到山里来。” 说着,齐清指着容三郎的妻子和孩子道:“这是哥哥的妻小?” 容三郎点头:“不错。唉,这几年战乱频仍,我家里就只剩这几个人了。大郎被到洛阳的勤王军捉到了军中去,不知去向。前年董观察征兵,二郎从了军,前些日子战死了。家中老母得了消息,就此一命呜呼。现在金虏又来,到处抢粮捉人,实在活不下去,只能避到山中来。” 问了容三郎的情况,齐清才带着他一家人,到了一边背风的一个山坳里。里面有十几个人,也不知道分几家。听齐清讲,都是附近的百姓,因为金人抢粮抓人,躲到山里来。 容三郎看着众人叹了口气:“这一场仗,下面洛河谷里可是没有人家了——” 众人听了,不由唏嘘。不是实在活不下去,哪个愿意放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