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穿鞋的,于是打起仗来根本就不要命。 那边的将领能够一路打过来,显然是很有带兵的头脑的。有用的人才不止云舒他们这边儿有,对方也有很多能战能谋的。 因此他们这边应付起来实在困难,只能等着西北平定,然后再打下去,目前最主要还是以防守为主。 然而西北那边出来的战略就是耗着郑、梁二国,想必等到今年冬天之后,就能见效。 这会儿正是僵持的时刻,又不可能将那边的军队忽然抽调过来。 云舒他们自己撑着是困难,大家具体也不知道皇帝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甚至有人怀疑是皇帝担心太子手握太多兵权,故意想要削弱。 毕竟都是一样的军队,皇帝那边的军队必定已经比他们这边优良了,又数量多,都是打仗,怎么三个月还不到,那边才过去两三万的兵,这会儿又来要了? 由于消息的闭塞,云舒他甚至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日大家一致做出反对调兵的决定后,又讨论了一下,皇帝会不会因此废除太子的事情。 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太子殿下如今手里握着权力,兵在他手里,如果皇帝真的要废太子,那么就走大家最不想走的那一条路就好了。 毕竟大家现在的想法就是江山不能落到二皇子手里,首先大家站在太子阵营,多少是讨厌太二皇子的。 其次现在他们的能力确实能够跟中央抗衡一下,自然,是在西北地区部队没有办法被调回来的前提下。 最后,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二皇子即位,那么他们一定吃不了兜着走,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那么不如痛快一些,让兄弟两个打一架,谁赢了谁做大哥。 自然大家这会儿还是反对父子兵戈相向的,更多的是想着如何做掉不分长幼的二皇子。 谈论的时候,也都文邹邹的,谁都是这个意思,然而谁都没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因为长幼有序是儒家所提倡的,然而伦理纲常也是儒家必须遵守的,父父子子,周帝是太子的爹,这一点是事实,太子能反了他弟弟,但是不能反了他爹。 这便是,老学究们的血泪了,自己认的祖师爷,就是死也要捍卫。 大家下好了决定,然后云舒回家。每天他们要讨论的国事都很多,云舒今日讨论完,回家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 要入秋了,今年夏季炎热,下午的街道都闷闷的。云舒坐在车里,用宽大的袖子给自己扇风,真希望这会儿来一场及时的雨,将这闷热一扫而空。 云舒的家离太子的府邸近,很快便到家了。 这边从外面出来,十三四岁的幸恩就从外面拿着一封信小跑了过来。 云舒见他没头没脑的,见到了人也不叫唤一声,便叫住他,“幸恩,傻小子跑什么呢?” 幸恩闻言,转过来身子来一瞧,发现是云舒,这才又跑到云舒跟前,叫了一句:“二爷。” 云舒朝他点了点头,问他:“你手里拿的什么?” 幸恩说道:“外头来的信,官儿叔有事儿走不开,叫我去拿来的。” 幸恩便是之前被林氏收留在家的小乞丐,他家原本也是京都的,一家六口,家境原本还可以,后来逃难途中父母死了,家里钱花了个精光,哥嫂两个还有自己的孩子要养,就把他丢了。 幸恩流浪了几天,就把自己折腾的差点儿死掉,后来林氏捡了他,就让他在家住下,做个跑腿的小厮。 这小子原本姓李,单名一个兴字。 林氏后来让云舒给他起了个名字,至于姓是老祖宗给的,依旧让他姓李。 云舒觉得这小孩儿幸运,又希望他能记住是顾家人救的他,让他长大了不要做忘恩负义的事情,因此叫他幸恩,幸运的幸,恩情的恩。 云舒后来也大概明白过来,为什么可怜的乞丐这么多,林氏偏偏要捡了幸恩回家。 原因是幸恩年纪十三岁,整个人长得斯文,身世可怜,为人看着又乖乖的。 这跟当初刚穿越过来的云舒实在是太像了,光站在那里,身量像,气质也像。 这毕竟是像儿子的人,林氏自然就很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