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社稷着想,咱欣慰不已!” 朱元璋当下开口,便是将朱桂等人与朱允熥都给夸奖了一番,而后话音一转:“然诸子与皇孙尚未成年,不可妄议朝政国事,当以本务为要,勤学多问,待日后替咱守住大明江山社稷。” 说着话,朱元璋看向在场的诸位朝臣:“今日不过是宗室小儿们的闲谈,论不上国家之事。” 不是国事,只是闲谈。 若是传扬出去,那就是嚼耳根子了。 刘三吾见皇帝算是没有被鼓动着,要在北征之后再开南征,心中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户部尚书赵勉等人也是松了一口气。 朝廷年年战事不断,头一回北征刚停下,下一回的北征就在筹备之中。 年年如此,他这个户部尚书当得是劳心劳力。 何不如大伙都关起门来,在这应天城里头梳理天下,休养生息的好。 “儿臣恭送父皇。” “孙儿恭送爷爷。” 等到朱允熥抬起身来,朱元璋已经是带着人渐行渐远,消失在大本堂前。 现场,便只剩下了他和一帮叔叔们,还有方孝孺领着的几名大本堂先生。 朱允熥赶忙上前,欲要托付方孝孺,却是被对方笑着摇头止住。 “为师还未曾老到走不到的地步,且入大本堂,今日开课!” 朱允熥笑了笑,恭敬从命:“学生晓得。” 一行人,直到此刻方才一一入了大本堂。 落在最后面的朱允炆,这时候只觉得气冲天灵盖。 朱允熥今日如此胆大包天,鼓动着宗室里的叔叔们,要行穷兵黩武,征伐南疆的事情。 皇爷爷竟然就这般轻轻拿起,轻轻放下。 最后竟然还说他朱允熥是一心一意皆是为了大明! 当真是岂有此理,世间何曾有过这般道理! 如今,这方孝孺素来以士林新起大儒著称,竟然也着了他朱允熥的道,二人之间好似隐隐是在以师徒相交! 朱允炆愈想,心中愈是郁郁不得志,恨不得一刻钟也不待在这大本堂里,只想寻一快活地,让自己放空一切。 众人到了大本堂里分坐。 方孝孺看着眼前的诸位皇子皇孙,心中亦是泛起了别样滋味。 想来,自己今岁入京不过是访友而已,却不想竟然是稀里糊涂的入了宫廷,成了宗室大本堂的先生。 他看向依着个子,坐在中间位置的朱允熥。 却是放下了手中准备的课本,面向此间学生,开口发问:“先前,诸位皇子请旨改封南疆,皇孙也言我大明宗室当封国南疆。尔等所思所想,从何处出发,可否与我说来?” 他是赞同大明朝的宗室藩王,封国在边塞之地,而非中原富饶之国。 若不然,如今朝廷和陛下或许可以控制这些宗室藩王,但往后呢? 藩王于封国,权柄几乎超越朝廷,若是多出几个穷凶极恶之辈,那便是天下百姓的祸事。 加之,宗室一旦就藩,其封国的产出,几乎都要供养藩王,朝廷等同于颗粒无收。越是往后,只怕朝廷收到的钱粮也就会越来越少。 只是,他对大明征伐域外之事,虽不如刘三吾那等顽固,却也有些迟疑。 国之大事,当警惕兵事。 朱允熥笑了笑,他知晓方孝孺这番话,其实是问自己的。 与其让朱桂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倒不如是自己来解释清楚。 “先生,学生想先问一句,先生以为土地是什么?” 第三十五章 打下一个大大的大明朝 方孝孺笑了。 看着眼前这位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学生,方孝孺心中清楚,他并未是在问自己问题,而是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皇孙且说来。” 这是在宫中,在大本堂,即便方孝孺心中欢喜朱允熥这位学生,但也只能忍痛以规矩称呼。 朱允熥面带微笑。 这位固执的崇尚周礼的儒家老学究,也有着善解人意的一面。 他轻声出口:“土地,乃黎民衣食所系,乃国之根本,乃社稷之根本。” “洪武元年至今,我大明有民近五千万,天下良田万万顷。国朝三十税一于百姓,供养朝廷,边塞百万大军。” “这一切,都是依托于中原之地所生。” “若将来有一日,我大明朝以如今之土地,供养两倍如今之人口,三倍之人口,乃至五倍之人口。” “如今的土地,是否还够我大明百姓衣食之用?”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