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力能扛鼎

我力能扛鼎 第261节


    可这些脏的臭的,愚民的,刻薄的,竟然是民间更甚。

    对女子妇德的苛求全系在她们颈上,底下的婚姻是脚凳,轻轻一踩,拴在脖子上的东西就勒了颈,生而为人的尊严就要全部垮塌。

    “姑娘,你怎么又……”

    刚出了手术房的杜仲一眼看见她手上的红痕,沉着脸,捉起她的手扫了一眼,见只伤了皮,交待医女给她包扎,一言不发走了。

    唐荼荼没心思理他。

    在这院子里总觉得喘不过气,她罩了顶帷帽,抬脚往外走,忽的问:“京城的村妇,也是这样的?”

    古嬷嬷一怔,却立刻听懂了姑娘在问什么。

    “咱们京城不这样。”古嬷嬷嗓子有点干:“有钱的地方都不这样。”

    唐荼荼盯着院里那张红点地图,以送生庙为中心,向周围一点点延伸观察。

    民风愚昧的地方,大抵有其成因。

    京城内城里几乎无平民,皇族和世家贵胄占据了内城三分之二,余下边角住的是富商,还有外国来的外交官和学问使。天南海北无数的老字号往内城落脚,城中商地越来越贵,几百年的老宅也都渐渐易了主,往外城迁居。

    而外城住的也是富户,车水马龙流经之处,没有赚不着钱的人家。

    其后才是县,才是村。她去过姥爷的庄子,庄子里吃喝穿用都是农货,住山腰的百姓都不愿意侍田,宁愿披星戴月赶个大早进城务工去,男人女人都是一样。

    手工业与商业发达的地方,农妇务工是常事,城里又有雇仆和侍女无数,女人手里捏着银子,不靠天吃饭,不靠男人养活,腰板就能挺得起来。

    而此地,东镇不一样。

    煮海的是盐灶户,捕鱼的是渔民,这两个行当把男人与女人天生的体力差距放大到了极限。在天津建城之前,他们就是做这营生的了,世世代代被隔绝在这百万亩的盐碱地里,因为车路不便,又住得偏僻,一年也未必进一趟主城。

    静海县与天津主县隔着一道城墙,就仿若隔开了一道天堑。

    三岔口每年走过的漕船豪商千万,带得主县富得流油,与他们也没什么相干。

    宗族世世代代,尊与卑也就世世代代往下传,脖子上的镣铐戴久了,就要长进肉里了。

    她们不知道女子该自强,没见过女人经商,走出村子念了三本书的就是“大学问家”,就是嫁了不亏的良人。

    她们听着雀姐的忽悠,笑着哈哈,嚼着“谁家母鸡不下蛋”的舌头,把年轻的妇人往绝路上逼。

    之后,年轻的变老,把新鲜的媳妇继续往绝路上逼。所有的恶婆婆,都被“不怀孕是罪,不生儿子是罪,失节是死罪”的念头逼到了老,愚昧随着血肉年年地长。

    从念头变成家规,从家规变成族训,生不出孩子是被妖邪下了咒,得去供神,生女儿是叫全家断了根。

    不论家门贫富,这些人的脊梁骨都是被敲断后,再歪歪扭扭长起来的。

    如果有办法,带着她们赚钱……

    如果,能把这百万亩的闲置地用起来,盘活这片废土……

    唐荼荼盯着地图看。

    整个静海县西重东轻,像一个左边穿衣右边光膀的穷鬼,拼命往天津县的方向蹭,张嘴等着运河漏出来的一口剩饭活。

    而东面,地图上空白了三分之二,没有官道,乡道县道也窄得不值当画上图,只有无数个村标零星分布,似在冲她无声地眨眼。

    唐荼荼盯着地图看了一下午,手里的纸笔换成手套,背上罩了披风,不知哪个有眼力见的给她搭了个挡风棚,放了俩火盆。

    本子上的《静海县闲置地成因分析及规划建议书(初稿)》抹了一遍,简写成了《东镇一期计划工程(三年)》。

    她不在规划院了,没有团队了,上边也没有老师教授能给她审核规划书了,在这个孤独的时代,没有人会比她更专业了。

    想得忘了时辰,再回神时天都要黑了。

    唐荼荼深吸口气,把多余的情绪都敛下去,又折回自己屋,铺盖一卷扛到肩上,搬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我力能扛鼎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