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过我没想到,原来还有读不起书的小官员。”容宁这么说了声,“这几天也有几个,祖上被封过。子承父业,继承了四品以上官职。结果去正儿八经京城书院,按照规定出门必须要坐马车或者坐轿子。家里清贫,这每天上学要配备这些,没钱,干脆辍学了。” 她表示:“运气好的有先生上门教课。运气不好的,没地方念书。这几个听说有先生在这里教课的,还问了能不能蹭课,或者认一两个先生回头教自己。” 秦少劼和方文栋:“……” 竟还有这种离谱的事情? 他们转念一想,这事离谱但很合理。 秦少劼出门,按照礼部的规定,必须要配车马和人手。不然万一出了点差错,一代帝王就此陨落,举国大乱。他现在出来纯粹是不让礼部的人知道,果断私下偷溜出来。 被言官发现是属会被骂的那种。 四品以上官员,属于国之栋梁。礼部有这等要求,实在是因为人命太脆。每年都有官员由于关着门窗烧炭火,中毒窒息而亡。其它乱七八糟突然死了的也有。这些官员出入正式场合,总归安全要保护好。 万一有什么老百姓想不开,突然冲过来行刺。从孩童到进士,再到四品官员,光培养也需要时间,少一个亏一个。 而继承先祖的这一批年幼有品级的小官员,属实算特例。早年太缺官员,所以开国的那批都受到了封赏,也不需要科举。 这些年国泰民安,他们这些后人想要当官再晋升,其实必须要参与科举。不想要晋升虽可以随便挂个名头续着,但也没多少俸禄,吃不愁,可像四品以上出行租马车,那是肯定租不起的。 念不起书就没法参与科举,不参与科举就无法当大官,不会被吏部任一些重要职位,于是不会种地不会做生意的这一批后人,家境愈加窘迫。 秦少劼问了声:“那几个读书人几岁?” 容宁:“八岁、十岁、十三岁。家里算老来得子。像徐缪凌这样的小儿子,兵部尚书徐大人很晚才有了他。徐大人年纪大了,但尚还能做事。他们这几个家里父亲大概五十来岁,正好退了。为官清廉,没贪墨也不会做生意,继承的官位落到他们身上,立刻没法出去念书。” 像徐缪凌,早早决定入了锦衣卫,一辈子替陛下做事,倒也不愁。但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入锦衣卫。 她点了点最前方,几乎毫不起眼被埋没在一堆人中的稚童:“八岁那个孩子今天来了。叫丁勇康。祖上继承的是四品武官将军位。比起武学,他更擅长文科。” 而就算是考武举,其实也是要念书。武举也有笔试。 话到这里,没说的那些大家也都意会了。京城里武官后人,很多孩子年龄若是相仿,和容家人玩得比较好。有容致容淑带着,总有个伴。 但文官也有后人,武官中也有更擅长文的。这些人就很尴尬。 方文栋清楚明白,这孩子来这个地方不仅是为了学这点基础的内容。多半是想要在互助会家中有权势的女眷面前混个眼熟,好让人乐意出资支持他念书当官。再不济,也好歹请个先生教教他,至少让他能够考个武举。 这办互助会的是帝王和武将出身的容宁,教课的是秦婉儿公主与一些家中有权势的女子。 在武官人眼里,容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存在,其余女眷一个个身份背景也高得吓人。 这算是一种投名状。 方文栋感慨:“这等学子是不该被埋没。至少不至于为了一辆马车而辍学。” 秦少劼之前求学时,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他本来在皇子所上学,年年迟到早退或者干脆病假,后来天天上蒲先生的课,实在没机会了解。 年轻帝王示意徐缪凌:“今天的课,八岁孩童应该上过了。去将人叫出来,我和他聊两句。” 徐缪凌应声,亲自进院子,避开打扰百姓,绕到前方去找丁勇康。 八岁的丁勇康很是敏锐。他过来求学带了纸笔。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