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恐怖。因此她言如行云流水,词顿句错,颇有慷慨激昂之势,将陇山附近的局势描绘成顷刻而沸的油汤。一旦遇激,便会伤及一片。 在听到这些流民为求活而拼死的场面时,已有几人不乏担忧,情急问道:“若如彭女史所言,陇西流民境况已然至此,那么这些人是否会下陇生事,侵害三辅?” 彭耽书缓缓叹了一口气,而后到:“其实流民之祸虽大,但若能加以田亩安置,免除些许赋税,便不足为虑。只是田亩分配之事,终究非一区区地方官员所能妄议,如今之计,还是要求借各方粮草支援,暂且救济这些人吧。” 众人听得此语,也不敢再作发言。战乱时国家无力保护流民,那么世家则会出面收纳,继而也可以获取人口上的利益。但国家安置流民,则涉及土断,在座众人都是关陇世族出身,对于历朝历代土断带来的恶名与对世族的伤害,都有着很深的体会。这种触及各家底线的事情,任是贺祎这样的三公首望都不会去做。 不过事情也要两说,全国范围内的土断,大家都要唱反,但如果只是小地方上施行,于她们而言,并非割肉于自身,自然也就无关痛痒,可以放而任之。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言国库空虚,不宜再倾囊,有人谏言可以在具体某一县划田安置,有人亦言若为此家中在中枢可以策动些许,总之都是一个基调,别让这群流民下陇,别动我们的利益。 陆昭一如既往地手摇纨扇,安静地倾听各方言论。她对彭耽书礼待至此,抛砖引玉令其在席间有所发声,除了抬高陇西彭氏与彭耽书自身的声望之外,也是期望能借此机会让各家对流民问题有所瞩目,有所担忧。这些关陇世族只要本着这份隔岸观火的心态,那么她在安定的一两个县的范围内,提出军功授田的封赏之策,便足以令各方顺意,继而布局安定,辐及整个凉州。 今日一过,也是时候见一见贺祎了,陆昭淡淡一笑。 第126章 渡劫 关陇世族针对于流民的所有情绪, 终于在四月末爆发出来。朝廷在世家的壮大下日渐沉疴,税收与所掌握的田亩均不足以封赏此战立功将士,更不足以拯救那些奔逃四窜的流民。 而三辅地区早已被世家盘踞, 如今破败,各家重建庄园, 也无暇他顾。至于贺氏, 因马晃等族生事,愈演愈烈,难以弹压, 不得不考虑借力各方将其驱逐。 因此在诸多诉求下,贺祎将军功授田提到了台面。 让贺祎颇为诧异的是, 此议在台中并未遭受太多阻碍。但他看到在原本仅有陇西、天水、安定的诏议上,扶风郡也被添加上的时候, 贺祎忽然意识到事情并非自己想象的那般简单。 崔谅于扶风驻扎,军队补给除了国家调配, 也要取之当地。一旦军功授田令下,当地政府便可施行土断, 在给军功阶层分配土地的同时, 大量的流民也可以借此机会安置。 如此众多的人口与资源,和一个毗邻京畿的军阀搅在一起,联系上自己这个军功授田提议的发起人, 种种阴谋之论,足以令人遐想。尤其近几日,崔谅处大概也受到了不少舆论的压力, 频频遣使来信, 如今台中人人自危,更有一些人视自己为欲偿私欲、支持朝廷土断、挑战世家底线的第一罪人。 当他前往台中纠察此事的时候, 却发现由保太后所出的诏命上,原本就有扶风一郡。思前想后,他自知是保太后借崔谅之力易储,借此机会光明正大地将资源倾向崔谅,同时也将崔谅打上一记贺氏的印号。军功授田,原本竟是保太后与皇帝、太子和薛琬等人的共同诉求。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贺祎明白此时舆论已不在他手中掌握,此时他必须要找陆昭来谈一谈。他目前尚不知此时是否于她有关,陆家也是世家,整个军功授田对于陆家本身在安定的铺展并无直接好处。如今崔谅在扶风实在太过显眼,若陆家能在三辅地区有所动作,以此分摊各方的注意力,有些事情上,他也愿意做出一些让利。因此,他借陆昭第二次旬假,在她归家的途中,找了借口请她前往相府面谈。 因是归家,陆昭妆容素雅,衣饰浅淡,入相府时竟也无人注意。在仔细听闻贺祎的询问后,陆昭浅笑道:“扶风之事,皆是各方所定,我人微言轻,何能定策。不过丞相既言与我,我也定要为丞相排忧解难。一是两家实为一体,再者当年丞相在御前为我兄长归魏力陈,这份情义,陆家也都是念着的。” “前几日我兄长入宫辞行,陛下坚持他多留京中几日,如此倒也便宜。”陆昭略微沉吟道,“我兄长尚有不少亲信在京,那日他来长乐宫,想必丞相和太后也都见过了。扶风土断,难免有乡土之争。丞相身居高位,多有不便,弹压众人这种事情,可以交给他们来做。届时从安定调骑兵五百,如有纷争,足以平定。” 贺祎听罢亦缓缓点头,无论是以自己丞相之位出面介入,还是让崔谅帮忙介入,在此时的舆论环境下,可能会激起各方怨怼。陆家新出门户,势头正烈,各方忌惮陆归在安定的数万人马,做这种事情反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