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99节


舆图,大致做了一副这样的舆图出来,想要赠给存中兄。但是刚才子瞻公一提,小弟马上又想起,这也正好可以用来演示钱塘大潮的行程。”

    他说着,向酒博士讨要了一壶清水,壶嘴紧贴在玻璃匣子的一边,缓缓地将水倒进去。

    透过玻璃匣子,可以清楚地看见匣子里的水位迅速上涨。

    而苏轼则表情紧张地紧紧盯着玻璃匣子里,标示“杭州城”附近的那一段水面。

    随着匣子里水面的匀速上涨,流水不断地涌入钱江南岸赭山附近。那里却像是一个肚大口小的瓶子,使潮水易进而不易出。

    于是乎那水面越叠越高,即使是在玻璃匣子里,也能看到有一条细细的水线,正沿着迅速变窄的钱江江面溯游而上,并迅速越过杭州城所在的位置。

    苏轼见状,喜得连连拍手呼叫:“潮来了,潮来了!”

    仿佛他真的置身于钱江畔而不是西湖边。

    苏轼此举,一时竟引来望湖楼上诸多酒客们的围观,令明远不得不将玻璃匣子里面的水用虹吸管抽出,又重新演示了一遍。

    沈括则拈须长叹,喟叹道:“远之这等奇思妙想,某真是自愧不如啊!”

    他首创了立体舆图,却也实在是没想到明远竟能用这种类似“立体舆图”的方法来演示水文现象的发生。

    比他刚才赘述的一大堆,苏轼还似懂非懂的——着实要直观多了。

    当然,即使他能想到这样的主意,也买不起这么大幅的平板玻璃。

    然而明远却冲沈括笑道:“存中兄,这是送于你的礼物。”

    “如今你肩负巡视两浙农田水利的重任,小弟就想,这或许是一件得用的工具,能帮上存中兄的大忙!”

    “啊——”

    沈括如梦初醒般的一声大喊,甚至吓到了这望海楼楼上的其他酒客。

    这玻璃匣子,既然能用来演示钱江的潮水,自然也能用来模拟其它需要兴修水利工程的地方,模拟那里的自然环境,再向这玻璃匣子内浇水,模拟雨水、风浪、海潮……

    这下连苏轼也想明白了,放声大笑,道:“沈存中,你看,远之这可是真正送了你一件极有用的豪礼,这下,你是不是也该还他?干脆,你这个杭州本地人,就请我们一起去观潮吧!”

    第182章 千万贯

    八月十八, 潮神生日这天,明远与苏轼、沈括相约,一道去观潮。

    八月十七日,苏轼已经与沈括一起从杭州城出发, 打算去钱江边上的盐官镇观夜潮。

    明远因有一批工匠与管事刚好自汴京赶到杭州, 不能把人撂下不理,自己去玩乐, 于是在杭州城里多留了一夜。十八日清晨, 天都还未亮,明远便带了两个长随,骑快马往盐官赶去。

    一路上车马盈于道路, 幸亏明远这次是骑了骏马出门, 否则届时要被堵在路上“观人潮”。

    他骑马出门还有一个好处:熊孩子们没办法跟上。

    明远曾想过带种师中和宗泽去看看热闹,但一想到他俩年纪还小,在这个时空观潮又是一件有点危险的事, 就还是作罢了。

    到时他只要与苏轼沈括对好“口供”, 便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

    盐官距离杭州不近,待他骑马赶到海盐江堤附近的时候已经快要到正午了。

    沈括安排了家丁在大道旁等候着,一见到明远过来,连忙将人迎过去。

    只见富有观潮经验的沈括已经事先在江堤高处挑选了一个好位置,并且将一辆马车泊在那里。

    苏轼坐在车上,见到明远来, 笑眯眯地递给明远一个荷叶包,明远一打开,便有扑鼻香味传出, 只见里面包着的是几样精致从食——原来竟是海盐特色外卖。

    “这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