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万历朝已经彻底成为历史,崭新的天启元年,来了。 这是属于自己的时代,大明究竟会不会在自己的手上,走向和历史上不一样的轨迹? 听见钟声,魏忠贤心里觉着不能再推辞了,半推半就坐在朱由校旁边的侧卧上,但只是挨着半边儿屁股。 “皇上在看什么呢?” 听到这话,朱由校将奏疏交给魏忠贤,冷哼一声:“就算是在元日,这帮人也不能让朕舒服了。” “内阁和六部廷推叶向高、韩鑛和刘一燝三人为新首辅,朕不知道怎么办了,想听听你的想法。” 魏忠贤闻言,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朱由校话中的不知道怎么办,直接让他忽略了。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所以皇帝的话有时候要反着听,如今询问自己的意见,基本是心中已经有了结论。 的确,朱由校心里确实已经知道该让谁做这个内阁首辅了。 内阁与六部廷推三人为首辅,三个都是东林党,明面上看,选谁都一样。 不过稍微深去分析一下,这三个东林党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大有利用的空间存在。 前面两人,叶向高和韩爌,一个是如今东林魁首,另一个是东林元老。 至于第三个,刘一燝,那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东林君子”,他上来对朱由校完全没有好处,可以直接放弃。 经过反复考虑,朱由校觉得目前情况下,最适合当首辅的就一个人,韩爌。 首先因为这位是山西人,不属铁杆东林党。 其二,韩爌在东林党中的地位仅居魁首叶向高之后,威望很高,说话有分量,别人也肯听。 其三,韩爌性格耿直,只要是他认准了的理儿,他就会坚持到底,无论这是不是其余东林众人所想要的结果。 人选已定,但目前舆论状态还是东林党掌握,叶向高的呼声比韩爌要高太多。 叶向高上位之前,怕是连韩爌自己都没想过要争这个首辅。 所以按自己的意思抬起韩爌之前,叶向高是必须要让他占一下位子的,不然东林党那边儿过不去。 “奴婢觉得,眼下不让叶向高出面安抚,这个局面只怕不好收拾。”魏忠贤想了半晌才说道: “皇爷,朝廷才刚在东南颁行了新政,许显纯的督办司那边传话回来,说是京杭一带商人们闹的厉害,北镇抚司的校尉都死了好几个,还是让叶向高出面吧。” 归根结底,他的想法也是先把叶向高这老头子弄出来,堵住东林党的嘴,然后万事好商量。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他现在还在家中赋闲吧?你去派人告诉他,就说朕起复他为内阁首辅。” “奴婢遵旨!”魏忠贤喊了一声,就赶紧退了出去。 第二十八章:清算三大案 先前东林党人那么多动作,最终的目的就是东林党想形成叶内阁主政的局面。 作为皇帝,朱由校肯定是要选听话的上来。 叶向高上位后,东林党在朝中的话语权会更重,但是相应的,东南方面推行新政的压力也会减轻。 新内阁和刚即位时候那个完全东林党当家做主的可不一样,除了叶向高和刘一燝以外,韩爌和王在晋都是披着东林皮的实干派。 当初弹劾熊廷弼,排挤方从哲,现在又把魏忠贤宣扬成阉党,这些都是东林党人在排斥异己,为叶向高上位做铺垫。 所以无论选谁上来,只要不是叶向高,在这个位子上都坐不长。 刚即位的时候,朱由校曾在朝会上强留方从哲,但后来发现,方内阁留与不留,根本没有什么用。 那个时候的方从哲,早就失去了平衡朝局的作用。 不过朱由校还有另外的选择,那就是无视廷推结果,直接点名让自己想要的人上位。 这种事儿,神宗万历皇帝干过好几回。 然而现在朝局不同,万历朝的时候,东林党还没到现在这样的地步,点名一个其余党派的上来,直接就能起到抑制东林,平衡朝局的作用。 眼下这种境地,就算朱由校点名上来一个,无非也是又扶上来一个方内阁。 要知道,内阁和皇帝一样,想要真正说话管用,都需要背后有势力才行。 方从哲之所以成了傀儡,不得不自请解职,那是因为他背后的楚党基本已经崩溃。 现在朱由校的确有权利放弃东林党的廷推结果,随便点一个人上来,但这并没有什么用。 当初许了方从哲的请辞,也不是想要这个结果。 眼下魏忠贤提督东厂才几个月,朝中党羽还没发展起来,没有什么保证听话的人选担任宰辅。 ...... 最近几天,正是大明朝例行的元日三天小长假。 听闻天启皇帝起复叶向高为新任内阁首辅的消息后,除了前去传旨的缇骑以外,叶家的门槛也被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