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德大帝

第320章 长生不老药


    京城,在工部主持下,顺天府的协助下,基建局已经开始承建京师外城城墙。

    外城城墙依旧是歇山顶重檐两层三滴水廊楼阁样式,外面依旧包砖,这样显得城墙依旧与旧城墙一样美观大气,但内部则变成水泥钢筋混凝土,牢固性更加高。

    给京城外城加筑城墙,历史上是嘉靖三十二年的事,耗费十年,而且只加修了南边的外城墙。

    这个时代的大明无论是财力还是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自然都已远超原来历史上的嘉靖中后期,因而外城城墙的建造便不再只是建造南边的外城城墙,而是直接给京城整个外城加修了一圈城墙。

    建造速度也很快,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薪酬制度刺激下使得负责建造的民工积极性很高,完成的质量也很高,而水泥的快速凝结速度和锻造细钢丝的技术使得基建局的工匠们能够在短时间内铸造出城墙内部坚固结构,而不用再费时费力地夯实三合土。

    在外城城墙建造之前,基建局已经先绕着外城修建了一条环城水泥路,如今外城城墙基本竣工后,基建局依旧在外城外加修了一条八车道的环城水泥路,且在新建的永定门外与通向外地的水泥路衔接。

    而永定门此时便成为进入京城的标志建筑物,顺天府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公交站台,以大型马车为公交车,负责运营从绕城与直达大明门的运输线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长途马车站,负责运营从京城到通州的运输。

    如今的大明是太平盛世之朝,工业化与商品经济在飞速发展,作为政治中心和大明科研基地以及大型制造公司和无数权贵的聚集地的京城自然也是市井极为繁荣,无论春夏秋冬,都有无数人进城和出城。

    常年聚居在外城和外城外的流动人口已达百万之巨,有的已聚居成村或坊,但大多数人还都是无地无房的状态,尽管这些人经济收入都不错,即便在京城卖早点也能赚不少,但在寸土寸金的京城,他们依旧很难在京城扎下根来。

    因为京畿的土地主要是皇庄和权贵们的庄田,还有一大部分是官田,即顺天府管理的公有土地,而且,朱厚照早在正德初年就预计到随着经济发展会导致京城土地高涨,为了避免财富被权贵们占有,直接让皇庄与顺天府以高价收购民田为官田。

    如今,在京城的土地便主要分成官田、皇庄、权贵们的庄田,来京的百姓们自然很难购买到土地造房定居,大多数只能租赁房屋过活。

    朱厚照让内阁主持关于让来京人员定居的廷议,于是,顺天府开始有计划的售出一部分官地,让商人负责承包这部分官地进行商品房建造,一开始商品房的价格也不高,大多数来京城比较久积攒家产比较多的百姓也都买得起,且都成功地成为京城人,开始在京城落户,享受教育和相应福利。

    但从古至今,人都是一样聪明的,在商品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许多权贵财阀们开始嗅到这里面的商机,于是也开始炒作房子,使得到了现在的正德三十年,商品房价格已经高昂到为外地同样房子价格的五倍以上。

    顺天府的官员们也开始适应着这种社会变化,开始做出一系列的政策改变,开始去调控整个京城的经济,最主要的是房价,把整个京城的经济控制在一个最平稳又最容易调动百姓生产积极性的状态上来。

    而且,在这个时代,没有自由经济学说的冲击,政府干预经济的压力也不是很大,所以,顺天府的许多行政干预也没有遇到太多诋毁的声音,但阻力还是有,毕竟京城的许多人都是非富即贵,管控起来也不容易。

    好在京城最大的权贵朱厚照是支持的,顺天府倒也管控得下来。

    但也因此难免出现官府管控过度,过度干预市场经济的情况,导致资本活力依旧不及江南和两广,在发展速度上还不及两广和江南,但是比江南和两广更加稳定。

    证券交易在两广的出现已经导致两广的经济出现了数次危机,每次都是中央朝廷出手拯救,才使得两广没有因为自由经济过度发展而出现动乱。

    无论如何,顺天府府丞徐阶此时还是很感激皇帝陛下朱厚照当初让他顺天府出资把大量民田和犯事权贵的土地收购为官田的行为,因为现在顺天府光是靠卖地就能获得许多财政收入,也足以将京城的市政水平提升到足以管理数百万人的层次。

    现在的京城正因为顺天府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才使得京城几乎每一坊都有一座平民医馆,而且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正德大帝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