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她打哪里来的自信,仿佛只要她看过那赵家公子便能立刻同意亲事一般。 于氏唤来李氏送走周媒婆,苏青宁才悄悄地溜进去。 苏大海没想到她竟在窗外偷听,一时之间竟有些不好意思提及,还是于氏碰了碰他的手臂他才道: “青儿,明儿个咱们就切走一遭,行就行,不行你说话,我们绝对不得勉强你。” 于氏忙在旁边帮腔,说那赵家她也曾经听说过,君山县城的大户人家里确实有一户姓赵的。 就是不晓得周媒婆说亲的这家是不是就是那个赵家,不过不用着急,明天看过就晓得了。 苏青宁一脸无语地听着苏大海和于氏安排她的亲事,许久她才插上话:“我现在还不想说亲,再说了娘不是说明天李大姑要来家里做客吗?” “青儿,可不能瞎说,你转眼就十五了,再翻个年就到十六了,你看看你紫宁姐姐十六岁都嫁人了,你连亲事都没得定哪得行。 其实那李大姑也是个媒婆,既然明天要相看,李大姑不来也罢。”苏大海满脸焦急。 以前不在她面前谈论这些是不能,因为当时苏青宁的名声不好,别说有媒人主动上门说亲了,便是他悄悄地找上门去,媒婆都不敢接的。 因为村里村外的年轻后生们都不喜她的名声,根本没有人想要娶她,他没有办法这才把他给苏青宁存了好些年的嫁妆钱拿去买了沈昀。 一则是他家里除了他莫得其他壮劳力,买回来可以跟他一起干活。 二则也是打着苏青宁万一嫁不出去,就招他为上门女婿的主意,好歹续个香火。 现在名声好了,他这头桩大事就是给她找门好亲事,风风光光地把她嫁出去。 苏青宁沉默了,不得不说苏大海的话说得有道理。 她虽是现代人,但入乡随俗,这里的女子基本上是十六七岁,最晚也是十八岁成亲,她便是不想这么早出嫁,但的确也该说门亲事,不然只怕她爹娘心都要操碎了。 毕竟她听说比她小的苏绿宁和苏红宁家里都有相看了。 况且若是真如周媒婆说的那样,看一眼也无妨,反正她要是实在看不上,一句话撂过去,她爹也绝对不会为难她。 但是她如果不走这一趟恐怕苏大海便会一直在她耳边唠叨。 而且他都已经答应周媒婆了,她再怎么着也得给自家老爹一个面子才是。 况且城隍庙的庙会她都好久没去逛了,想着街市小摊上卖的那些小玩意儿也挺有趣的。 父女两人暂时达成了协议,苏大海这才松了一口气,跟于氏又对视了一眼,幸好他还没来得及去通知村里的黄媒婆,不然两个媒婆撞一起就不好收场了。 苏青宁回房拿了一个篮子过来说她在府城的时候买了一些小玩意儿,送给家里老宅中的小孩子。 苏大海道:“也是,我正是想喊你娘收拾些东西去你爷家,你这么久莫的回来,他也来问过两回。” 苏青宁扁扁嘴应了一声,苏老三来问她,恐怕才不是为了关心她,而是钱氏又在那里打什么鬼主意算计人吧。 不过嘴上苏青宁还是答应得很干脆,说这会儿正好忙空了,赶紧着走一趟老宅,不然他们又要说道她回来这么久了都不知道去拜见长辈。 于氏大着肚子便没去,苏青宁和苏大海两个人带了满满三大筐东西坐了骡车往大包梁村而去。 一刻钟不到两个人已经站在苏家老宅门外。 此时已经是黄昏,太阳落山了,只剩下一缕余晖还照在门上,把贴在木门上的门神图照得脱了色。 苏大海大着嗓门在门口喊了一嗓子,门“吱呀”一声响开了,却是小钱氏抱着怀中才半岁多的苏青橙走了出来,一看到苏大海父女俩,脸上立时漾起笑意,大声招呼道: “哎呀,大哥和青宁来了。爹娘,你们快出来,你们不是一直念叨着大哥和青宁吗,他们来看你来了。” 小钱氏一边说着一边盯着苏大海手里提溜着的竹筐看。 啧啧,又是满满当当的一大筐子。 别的不说,苏大海送东西给他们老宅这边着实是大方,肉糖蛋茶从来就没有犹豫过。 “咳咳……来了,也不晓得进来,未必还要让我亲自来请你不成。”苏老三瞪了一眼苏大海哼了一声。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