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擎天柱们借鉴了自由搏击的打斗方式炒作成向中国功夫致敬,比如在网络上面大力炒作好莱坞的制作方是如何欣赏那两位杜克连名字都没有记住的打酱油的中国演员,并且宣称如果拍摄续集,两人会有更加重要的戏份。 趁着影片的热度,华纳兄弟还与中国方面合作的例如时光网等在内的几家网站,联合推出了变形金刚影片形象评选活动,引起了众多人的回应。 比如最帅造型就给了擎天柱——这个还得是擎天柱大哥,集性感与威猛与一体,特别是最后赶到大战现场的变形和随机的战斗模式起手式都帅呆了。 最佳摆设则属于救护车——悍马的身躯,护士的命,可惜了那么剽悍的身姿,只是在几次剪切中有不多的展示身手的机会,最要命的是,也没表现他的高明医术,这个医务官当得也够敷衍的了。 还有最聪明的金刚非红蜘蛛莫属,抓住时机偷袭,抛开一切逃跑,红蜘蛛从电视屏幕到电影银幕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嚣张而狡猾。 作为影片的导演,在必要的时候,杜克从来都不介意站到前台推销自己,以便争取更多关注影片的目光。 在中国最大的官媒提出专访的请求时,杜克只是稍作考虑,就同意了下来。 几辆黑色的大众轿车停在了尚海希尔顿酒店门前,柴静推开车门,与导演和摄像师等节目组成员一起走进了酒店,然后到了约好的前厅休息处,一位助理正在这里等他们。 “你们来得有点早。” 那位中影集团的助理人员颇为客气的说道,“罗森伯格导演正在处理手头的工作,半个小时后,我会带你们上去。” “谢谢!” 柴静跟对方客套了几句,坐在休息处的沙发上耐心的等了起来,她从皮包里翻出一本英文杂志,那是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国际版,上面的封面人物正是她要采访的对象。 翻开杂志,找到相关的页面,柴静认真看了起来,似乎想从太平洋对岸同行的采访中发现一些对她有帮助的东西。 《时代周刊》的标题相当醒目——杜克?罗森伯格,举重若轻的电影大师。 上个月,我们找了一个下午在变形金刚工作室里采访了他。 杜克身形修长,步伐坚定有力,下巴和肩膀微微倾斜,很容易把他想象成一位骄傲的斗牛士,而杜克本人,正如马德里的那些斗牛大师一样,认为自己在满足观众这个行当里是位不折不扣的专家。 在他鼎鼎大名的导演生涯中,杜克早就习惯了压力和激情,他向来以大手笔著名,各种超前的想法,好多好多大场面爆炸,你甚至觉得和他握手没有听到吱吱的引线着火声简直是个意外。 他的电影有《生死时速》《勇闯夺命岛》《独立日》,都是些会让电影评论家认为“皮相胜过内在”的东西,而且向来也不是评论界欢迎的对像。 好莱坞的各大公司却把他当成宝,因为他能一把抓住观众,把他们从家里的高保真家庭影院音响设备前拉开,带到电影院里来。 或许这样的话更为合适,杜克是通俗艺术的大师,而非学院派泰斗。 “我们做事的风格是:风一样地迅速,而且精益求精。”杜克这样对我们说,“我不是个老古板,虽然有人这么想。很多人讨厌我,我知道评论界有很多冷嘲热讽,但我不在乎,反正只要你在电影方面有所建树,总有人想方设法把你打倒。” 他出生在加州洛杉矶地区的圣塔莫尼卡市,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母亲是一位极其成功的商人,这导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他的品位无可避免的商业化,非常商业化。 杜克清楚,年轻一代喜欢《变形金刚》这类的商业影片。 “曾经,我和一位编剧谈起目标观众时,他那反应好像我严重地侮辱了他,因为我用了这么商业化的词。”杜克坐在办公室里说,“不过要是你手里握着上千万美元来拍一个电影,你最好还是了解这部电影打算拍给什么人看,因为那些人将为电影买单。” 如果说谁天生对商业大片有种亲和感的话,那就要数杜克了,在好莱坞,从没有人怀疑杜克驾驭演员以及巨额成本的能力,他的风格非常有个人色彩,有独创性,很美,而且他用的镜头和演员都别具一格…… “我们可以上去了。” 那位助理的声音忽然响起,柴静合上了杂志,抛弃所有杂念,准备开始人生中重量级的一次专访。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