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大悟。 扒灰一说其实起源于民间,还有几种说法,不过其中比较大众有两种,黛玉是不知道的。 其一,扒灰之时要弯腰跪在地上,这样就把膝盖弄脏了。膝媳同音,脏了膝盖,隐义是脏了媳妇。所以老公公偷儿媳妇的隐喻的说法叫扒灰。 其二,庙里烧香的炉子里,焚烧的锡箔比较多,时间长了,形成了大块,和尚们就扒出来卖钱用。后来庙旁的人知道后,也来炉子里偷锡。因为锡媳同音,就引申为老公公偷儿媳的隐语。 当然这样低俗的传说是传不到黛玉的耳朵里的,但是另外两种,她却是知道的,自小喜欢文人骚客的黛玉,不仅对古代的大诗人的诗文上心,那些风流韵事也常常关注,其中就有两个是关于扒灰的。 第一个是关于王安石的,相传王安石的儿子是个傻子死得早,儿媳妇很漂亮。 王安石的老婆大概也是在相同的时间去世的,于是王安石为了悼念自己的妻子,就在家里的香炉里埋了一首情诗,儿媳在上香时发现了,也和诗一首也埋在香炉里。于是两人走在了一起,当然这件事是因为上香时扒灰引起的,所以后人将之引申为公公偷媳妇。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说法,王安石儿子死后,他给儿媳在后院另盖了一个房子居住,在古代可不兴再嫁的,而是守节,对于贞洁烈妇甚至还有朝廷颁发的贞节牌坊,可能是担心儿媳红杏出墙,经常去监视,儿媳误会了,在墙上题诗说: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见到后,用指甲把这句诗给扣掉了。因为是石灰墙,所以说是扒灰。 另外一个风流韵事是关于大文豪苏东坡的,东坡晚年丧妻,与儿子儿媳妇住一起。儿子有点呆。一日久没进书房的苏东坡来到书房,桌上布满灰尘,闲来无事的东坡用手指头在布满灰尘的桌上写了行字。 “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这时儿媳妇进来看了公公写的,在下面续写了一句。“公公若想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 刚写完儿子进来了,苏东坡忙用衣袖拂去桌上的字,儿子问:“父亲在干什么?”苏东坡忙答:“扒灰”。从此“扒灰”不胫而走。 这几种情况虽然事情大不相同,但是里面的道理却是不谋而合,那就是“公公偷媳妇!” 一想到这里黛玉俏脸一红,“羞死人了,这种事情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说呢!” 这是必要的清洗,只是贾琏觉得很没必要,白白将元气损耗,最后导致国力衰落,以后还不知有没有重起的机会。 勋贵集团烂到家不假,可其中还是有不少能人的,他们可不像宁荣二府这般想着由武转文,依旧是武将集团的中坚力量之一。 武将集团更不必说,虽说眼下天下太平,那也只是指大赵内部,外部还是有不少战争纠纷的,每年边境的战事都不少,足以培养出不少的精干武将。 不管是勋贵集团还是武将集团,被景隆帝清洗都太浪费了,又不是真的参与蓝,不过就是站错队而已,在贾琏看来太过了。 只要义忠郡王真的动了心,并且付诸行动,起码大赵就少了一大隐患,景隆帝用不着继续把精力放在义忠郡王身上,也少了许多矛盾冲突。 别的不说,义忠郡王只要将隐藏在暗中的杀手全部调到外海,就是一股相当惊人的力量,足以横扫一两个小岛建立政权了。 更不用说,只要义忠郡王占了南洋的大岛,需要大量的劳力帮忙开发,单单开辟田地就是一个极耗民力的工程。 真要弄起来了,起码能帮助大赵境内数以十万计的贫苦百姓,解决生计问题,间接帮助到的百姓数量更是达到百万以上。 这还是刚刚开始,等占据的南洋岛屿开发到一定程度,需要的移民数量也不是小数,数百万不算过分吧? 能够提供这么庞大人口数量的地方,除了大赵再无它处! 要是能给数量庞大的贫苦百姓,一个活命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