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州归服楚王! 七月十二日,黔州境内各城统一改换旗帜,并向天下宣告,黔州并入楚王封地啦。 这个消息像是一阵风,连带着晴州大开门户,赈济四方灾民旳消息一起,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向整个大周传遍。 蜀王那边更早些接到消息, 毕竟比起京城来,巴州要离晴州更近些。 而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展,除了巴州、利州、梁州、凤州、岐州,这五州早已归服于蜀王外,紧挨着巴州,往南方向的隆州也在其后并入了蜀王封地。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蜀王已经拥有六州之地了。 照这么看的话,只拥有晴州和黔州的楚王本不该被蜀王放在眼里。 但事情不是这么算的,毕竟秦夙的个人武力那么恐怖,蜀王也不是瞎子聋子,此前丹凤门前发生的事情他也是早就收到过消息的。 当时蜀王的反应就是,连忙将身边所有的高手都调集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保护好自己再说其它。 一段时间后,发现秦夙那边好像并没有要暗杀他的意图,他才又渐渐冒头,然后与白琛联合, 照着原先的计划,收拢周边几州。 蜀王府,外书房议事堂中, 蜀王正与几名心腹议事。 心腹谋士们纷纷劝说蜀王:“殿下何妨一试?不是说楚王心怀百姓, 不惜开放整个晴州也要赈济天下灾民吗?那咱们这边的几个州也都遭灾了呀, 向楚王借一回粮又有何不可?” 是的,蜀王的谋士們给他想了一个非常阴险的损招。 他们劝说蜀王公开向楚王借粮,并且还要大张旗鼓地告诉自己治下的百姓们——各位乡亲啊,不是咱们殿下不给赈灾,实在是周边都遭灾,换个地方那也没粮,买都没处买啊! 但咱们殿下心里也是有你们的,这不,晴州那边丰收了,既有余粮,那咱们殿下豁出脸面去,为了百姓们的生计,便是去问楚王借一借粮又何妨? 总之就是,务必要表现出蜀王为了百姓忧思辗转,甚至不惜放下脸面去向楚王借粮,这种大义情怀,这种仁慈心肠。 至于楚王肯不肯借, 那不好说, 谁也不知道。 但他肯借最好,他借了粮,在蜀王封地这边,那就是蜀王的功劳,是咱们蜀王不惜代价借到了粮,百姓们要不感激蜀王,又能感激谁呢? 而楚王如果不肯借,那行了,蜀地百姓如有饿死的,一个个全都该算在楚王头上! 好个楚王,如此心狠手辣,将蜀地这边数州百姓的疾苦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的,你又有什么资格自称仁义呢? 说什么晴州门户大开,赈济天下灾民;说什么楚王心怀百姓,是难得的明主,合该天命所归……呸! 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 舆论战嘛,这一向是蜀王这边的拿手好戏。 蜀王的谋士们更已是在多次的舆论战中,在无数篇飞向齐王的檄文中,练就出了一身纸笔做刀,乾坤颠倒的好本事。 终于,在众多谋士的劝说下,蜀王微微闭目,轻轻一叹,算是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