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道:“我也没见过来上课的学生。” 这更不可能,何冬梅道:“他那班特别火,新平都有人来学。” 别看只是隔壁县,对小地方来说三公里外等于天涯海角。 宋知音听人提过,说:“毕竟是舞蹈学院出来的。” 这倒是,何冬梅感慨道:“不过说起来,当年咱们一车人,也就你俩上大学。” 宋知音初中是父母交赞助费在市里的二中念的,本来往返要坐班车,但她妈神通广大,不知道上哪联络一批家长,包了辆面包车接送。 九个同届不同班的男生女生们,每周五晚上一起回新桥,周日下午再去学校。 本来挺方便的,不过宋知音初二的时候考进培优班,周六上午和周日下午都要上课,时间上就不赶巧,只能退出。 因此她跟何冬梅不算太熟,这会是绞尽脑汁,把能扯上关系的人都提过一遍,就面面相觑。 好在何冬梅很快说:“孩子开始找人了,我先回去。” 宋知音起身送她到门外,等人走远,在转身的同时仰头看。 太阳亮得她眼睛快睁不开,但二楼窗口处的横幅清晰可见。 ——暑期班火热招生中 那一瞬间,宋知音开始思考给咖啡店也放暑假的可能性。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 第4章 暑假 给咖啡店放个暑假这件事,宋知音仔细思考过两天,到底没敢执行。 毕竟她现在的所作所为在父母眼里已经是不务正业瞎花钱,要真继续“为非作歹”,只怕家里很长一段时间都要气氛紧绷。 既然回县城生活,很多事情就在预料中,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在享受假期。 正是午后时分,店里来了六个客人,阅历都写在脸上,一看就是刚高考完的学生。 几个人坐下来果不其然,一张嘴聊的就是志愿 。 宋知音对这些挺感兴趣的,支着耳朵听,心想全天下的父母都差不多,首选志愿是师范类学校。 实在专业不对口的话,也得有个教师资格证。 像她就有,是念书的时候几个同学结伴去考的,后来大家读研的读研,进大厂的进大厂,做人民教师的一个都没有。 不过这年头,有证在手人不慌,感觉都像多条退路出来。 就是宋知音没想着走。 她念书的时候,讲得实诚一点,颇有点天分,学习上没吃过大苦,花五分力气就能有八分的成绩,偶尔跟同学讲题,都觉得大家不在一个脑回路上。 同龄同班同进度都让她困难至此,更别提真的去教学生。 对自己的认知清晰,也是宋知音的优点。 她目光不自觉掠过那些充满朝气的脸庞,心想十八九岁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此,比任何青春校园片都让人有感触。 思及此,她对着电视屏幕摇摇头,心想这种烂片也能上映,在账号上发了篇不推荐的文章。 作为影视博主,多数时候她是实诚的,就是演员的粉丝有点难接受,很快有人发私信骂。 骂得那叫一个不堪入目,但宋知音心坚如铁,心想挣钱都是要受一点精神上的摧残。 和从事互联网行业时相比,现在她完全有时间自我排解,因此还不到点,她就过去提醒道:“你好,我们五点下班。” 畅谈一下午的几个人诧异道:“这么早。” 天色大亮,空气里全是自由,宋知音的笑容越发灿烂说:“对,朝九晚五。” 开咖啡店还有朝九晚五的,准大学生们面面相觑,心想自己高三这一年书是不是读傻了,跟社会都开始脱节。 他们窸窸窣窣地拉椅子收东西,再等着彼此上个洗手间,这才走。 下午就这一桌人,宋知音把空杯子们洗干净,擦完水放进消毒柜。 她手脚麻利地打扫卫生,踩着点卷帘门一拉赶紧跑。 电动车风驰电掣刮进家门,郭慧正在客厅招待朋友,看到女儿进来说:“回来了回来了。” 宋知音礼貌叫着“叔叔阿姨好”,看人家边上还坐着个高中生模样的女生,就知道怎么回事。 她是年年给人家参考志愿,坐下来摆好架势开始输出情报,每个专业都能聊上几句。 一般这种时候,都是父母的意见居多,小姑娘只在最后问道:“考研的话,现在就要准备了吧?” 宋知音一时沉默,掐指一算自己上大学不过是七年前,那真是跟个傻子差不多就去报道,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