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安看着台下的一众监生,心中微定。 太平道已经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人才的不足,在不久之后就将全面补齐。 这一次国学院和陆军学校录取的近两百名监生。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会成为以后各地的郡守、县令管理一方,治理一地,甚至是部官掌管一部。 或是成为军司马,军侯带领一部一曲,甚至是将军,独领一军。 不过与这两百名监生对比,其实许安更看重的反而是那些郡生。 这一次通过了国考,达到了结业水平的郡生有两千人之多,只有一百余人落榜,这一百余人之中,并没有成绩很差的存在,离结业线不过只有少许的分数。 这些拿到了结业证的郡生拥有足够的能力去办政理事,如今太平道内各地的官员文吏都是十分短缺,尤其是在经历了数次扩张,治下民众达到了千万,疆域广泛之后,道堂出来的符祝根本不足以填补官员文吏的缺口。 很多的地方,太平道的官员文吏远远不够,他们往往一个人要做两三人的事情。 甚至于很多地方的旧官吏都还在任职,一如原先在上党郡时的那样,是在鹰狼卫的监督之下办公理政。 这一次,这些刚刚毕业的两千余名郡生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缺,前往各地作为官吏。 国考并非只有一届而是一届接着一届,现在明国国内的读书写字的人正在急速的上升。 各军的军卒因为开办的识字班,都认识了不少的汉字。 这些事情,不需要统计,单从各地不断攀升的报纸销量便能得知。 原来的报纸销量惨淡,因此印刷的也不多,一月一版,各地的维持的费用也颇大,主要还是因为能够识字读书的人少。 现在的报社虽说主要还是支出,但是也算是开始盈利了一些。 识字率的提高是多方面的好处,最显著的好处,便是不用再担心发布下去的政令被歪曲,使得良政变为恶政。 宣政殿内新晋的监生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之下,一一拿到了各自的录取证书。 “我有很多话想说,但若是全部说出,恐怕你们过不了多少时日便会忘记。” “所以我只说一句话。” 许安站起了身来,目视着一众监生。 “为官者,当为民请命,方不负万民之托。” 各位原谅,国考篇结束了,笔力不够,更新就慢,还请海涵。 对外的战事将会在一九六年,也就是大明历三年正式展开,毕竟,需要积蓄钱粮。 接下来,便是商业、工坊、西域和北境的事情了。 第七百五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大明历二年195年,五月十日。 太液池,养心阁。 养心阁外戒备森严,四周每隔数步便站有一名全副武装的军士,每数人便有一人持盾,其余人皆是佩戴着雁翎刀,警惕的扫视着四周。 在养心阁的外围地区,也就是太液池的范围之内,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座瞭望塔,塔上的军卒能够监测整个太液池,察觉到任何的风吹草动。 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和道路,不时还有军士组成的巡逻队伍从其上走过。 如果稍微驻足,便可以发现,这些军士都不是普通的军士,他们无一例外全都是黄天使者,这一点从他们盔甲之上那写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