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朝上承魏朝, 魏朝名士之风盛行,讲究及时行乐,恣意纵情。魏朝末期,皇帝大肆兴建华丽的行宫, 中原处处歌舞升平, 世家郎君放浪形骸, 醉生梦死。 最终, 煊赫了三百年的大魏朝亡于朝中权臣窃位, 魏殇帝的小舅子举兵造反,诛杀姐夫, 天下大乱。 虽然业朝□□和大德圣人都是直男,但也管不了天下人的喜好。尤其魏朝是名士辈出的时代, 名士与士族已经牢牢捆绑在一起,成为世家标榜的典范,一举一动都为世人推崇。 但前朝名士,有才是真有才,可个人作风大多有点问题。 往好听点说叫举止风流,醉心风月,直白点就是男女不忌,日天日地,尤以名士间互相爱慕传为美谈。此风从魏朝中期吹到魏朝亡国, 越演越烈,直至魏殇帝年间, “名士”的必备功课便是怼皇帝和找基友, 缺一不可。 这个风俗后来也被屹立不倒的世家带到了业朝。 郎君们年少结交, 风华正茂之时彼此暧昧, 乃是时下最时髦的“雅事”。 封大都护是直男, 平素最看不上某些世家小子涂脂抹粉的娘气。但他也不觉得这事有多大。 边军常年戍边,塞外苦寒贫瘠,少有女子能长居于此,是以军中也也有不少结伴过日子的“契兄契弟”,只要别失了男儿气概,大都护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对于封恺,他更是自家人知自家事,有苦不能对外人说。 他的长子从小就不爱说话,肚子里装的全是心眼,谁都猜不透他心里想的是啥。 封大都护发妻去世的早,他自己又常年征战在外,长房一直是封恺说了算,半大的少年拖带着幼弟,一路倒也没出过什么岔子。 嗯,这话说得也不全对。 封大都护记得有一年,战事最紧急的时候,家里也曾经闹过细作。 细作是他媳妇的陪房婆子一家。他媳妇没了之后,这家子就一直在大房,不知之前就是别人埋下的钉子,还是事之后被人买通,反正那家的丫头半夜想爬大郎的床塌,被大郎直接打了出去,还查出他们里通外族的证据。 那小子下手是真的狠,借此整治了阖府上下的仆佣,盘根错节的几房老户,竟然贪墨了府中不少的财物! 甚至有几个还和京中的某家勾连,胆子大到敢替外人刺探边军情报。封恺处理的干脆利落,直接拉到西大营砍头,半点风声都没往外漏。 等封大都护带兵回城,家里已经被收拾的干干净净,门风为之一清。 不简单,是真的不简单。 那时候有封老太太在,封家实际上并没有分家。 老太太膝下三个儿子三个房头,那时候大郎才多大,竟能罪证确凿,连根拔起,那么些长辈一个吭声求情的都没有。 封大都护不知道儿子是怎么做到的,但经此一役,大郎在家中的地位稳若磐石。 等他成年之后,老太太张罗着给他相看媳妇,但家里来来回回的表亲女娃也好几个,没见他对哪个多看一眼。 后来这狗崽子找他祖母密谈了一下,祖孙两个说了什么谁都不知道,之后不久,他娘就再也不提给大郎找媳妇的事了。 封大都护粗中有细,隐隐砸吧出点味道。 他也旁敲侧击过儿子,大郎倒也爽快,只说如今京城忌惮边军,封家处境不稳,男女也好,男男也罢,他对这些□□都没兴趣。 若有一日看到中意的,他自然会亲自下场圈人,家里就不用跟着操心了。 封大都护:…… 封大都护摸了摸鼻子。 儿子虽然是他生的,但这小子从来都不受控,他决定的事天王老子都管不了。 他一个当爹的,总不能管儿子床上的事,索性就由他吧。 好在他们家儿子多,哪怕是大郎遇不上中意的,这不还有个小十二备用嘛! 大不了让十二郎多生两个,到时候过继给他大哥,大郎也不算断了香火,十二也就这点用处了。 封大都护想得开,说不管就真不管了。偏巧之后政局动荡,胡骑南下扣边,封家作为镇边大将,处境颇有些内忧外患,大都护一直以为儿子没心思想这些□□。 没想到,这小子还真跟他当年说的那样,遇到中意的会亲自下场,半点都不耽搁啊! 封大都护有点欣慰,又有点担忧。 欣慰的是自家的狗崽子知道去外面淘食了,甭管叼回来的是啥,以大郎的性子来说,后半辈子有人陪伴,肯定不落单。 不过墨宗的稀奇事不少,他们那个开宗祖师爷就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对这方面有没有啥规矩。 嗨,有规矩也没啥,好歹墨宗还欠大郎一个救命之恩嘛。 倒不是他们封家人挟恩求报,这不是好歹能拉上点关系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