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守边之用,汉王已经知晓,且本官已上疏朝廷,应当无碍。” “火器队可列入调军名册?” “不入。”孟清和摇头,“不过五十人,只当是本官的亲卫。” 朱指挥没有再问,转而与一同负责练兵的大宁都指挥同知商量,该调哪卫边军南下。 大宁辖下诸卫同鬼力赤掌控的草原地域直接接壤,边军大规模调动,很可能引来鞑子的窥伺。 目前只是两三千人还好,朝廷一旦正式对安南动兵,调遣的边军数量最少也是万余。即便会有余丁补充,仍是个不小的缺漏。 “可以先垛集壮丁。”孟清和知道这点,他也头疼,“不归入守城军队,先安排屯田,春耕间隙操练,录好名册送到北京,魏国公奉皇命在顺天府练兵,只要他点头,问题不大。” 朱旺等人互相看看,暂时只能这样。 好在大宁实力今非昔比,有佛郎机炮和虎蹲炮装备边塞,火雷和火药的存量相当充裕,真有鞑子前来犯边,纵然新丁多些,凭借火器和战车地堡也能应对。 大不了不出城,直接在城头开炮,投掷火雷。 鬼力赤的骑兵总不可能飞上来吧? “朱指挥此言倒是提醒了本官。”孟清和敲敲额头,“边卫的敌台寨堡一定要加固。春耕时多派遣边军巡卫,遇警立刻点燃烽火,护卫边民躲入寨堡,以固守为本。” 大宁地界上驻扎着兀良哈三卫,一旦烽火点燃,壮汉们定会第一时间出击。以近段时间壮汉们的表现来看,大宁城的安全不用担忧。只是壮汉们擅长是进攻,不擅长防守,为保全边民,大宁都司才定下以守为主的策略。 “伯爷放心,下官等定不负所托。” “诸位办事,本官放心。” 孟清和又提出,现有的寨堡应尽快加固,守卫关隘的人手不足,暂且先用木石堵住,设置火炮,日夜巡逻。堵不住,便挖掘深沟,预设木刺,遇到鞑子来犯,轰不死也要坑死。 想到大宁打谷草,门都没有! 商讨之后,众人都认为此计可行。推广到辖下边卫,不能全盘照搬,也可作为参考。 计定,众人各自领命离开。 孟清和回到伯府,提笔将今天所议之事,拣重要几项写成书信,分别送往宣府和北京。 沈瑄能不能看到,无法确定,给汉王提个醒是必须。至于魏国公那里,算是做个报备。以徐辉祖的军事水平,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但经沈瑄提点,遇有重大决策或对卫边有益之事,孟清和都会给北京送消息。 有备无患。 徐辉祖知道了,北京行部自然知晓。再给皇帝上疏,便少了许多波折。 南京六部看他不顺眼,遇到和他相关的事情,总要挑刺。北京行部一样看他不顺眼,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再不愿意,也要站在他这一边。 孟清和不惧同文官打嘴仗,却不愿意在无谓的争吵中浪费时间。 边防奏疏递上去,南京六部找茬,自有北京行部上去替他扛。 不厚道? 非也,此为共建美好社会,分工合作。 南北两京六部,十二位天官,二十四位侍郎,撸胳膊挽袖子,踹凳掀桌,吵架群殴的场面,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盛景。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