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蓁怔然,就见男人牵着她的手,一步一步,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茫然,带着满满的肯定和坚定,朝着马车走去。男人的声音特别温柔,像含苞的桃花一样,“勋哥儿在那闹着要娘亲,你等会儿哄哄他。你知道的,这孩子单单爱黏着你,旁人说的话都不管用。” 蓁蓁回神,眨眨湿漉漉的睫毛,道,“勋哥儿明明最听你的话,哪里只有我哄才行了。” 覃九寒自嘲道,“他哪里是最听我的话,分明是最怕我这个阿爹。这小混蛋心里头,最最喜欢的,便是你了,要不是我不许,他恐怕现在都还宿在我们房里呢。不像话!” 蓁蓁替勋哥儿说话,“他还小嘛,你同他计较那么多做什么。他现在年纪小,还黏着我们,等到日后长大了,说不定就不爱搭理我们了。” “他敢?!”覃九寒板着脸,一脸严肃,“那我就打断他的腿。” 夫妻二人边说边走到了马车边,覃九寒亲自扶着妻子上了马车,马车里正是翘首期盼许久的勋哥儿,一见到娘亲,便黏糊糊的凑上去,软软喊道,“娘~娘~” 蓁蓁摸了摸勋哥儿的额头,疼爱道,“哎,娘的勋哥儿。” 马车终于启程,蓁蓁从马车中探出头来,朝着外头送行的众人摆手告别,她怀里的勋哥儿也跟着有样学样,学大人一起挥手。他年纪尚幼,还不知道什么叫分离,在他小小的心里,觉得只要能跟在娘亲和爹爹身边,就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没有大院子也可以,没有玩伴儿也可以。 马车渐行渐远,留在原地的众人也都逐渐散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尤其是对于盂县的百姓而言,他们早就知道,身为县令的覃九寒并不会永远留在盂县。毕竟,他们曾经送走那么多的县令,好官也好,坏官也罢,唯独只有覃大人,让他们如此不舍和惦念。 百姓散去,只剩下同覃府关系好的些许人,仍然留在原地,徘徊着不肯离去。 杜夫人最是豁达,擦去眼泪,招招手,道,“咱们也走吧,人年纪越大,越见不得这样的场景。”旁边的儿子儿媳忙过来扶她,扶着脚步蹒跚的杜夫人往回走。杜大人还在一边教训她,“你真是的,自己的身体都不注意,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我替你提心吊胆!” 玉泉却是彻彻底底哭成了一个泪人了,先前蓁蓁还未走的时候,她还撑着笑,可是现在却是不顾一切嚎啕大哭起来。她知道,这一走,日后便再没有相见的可能。她身旁的孙卢担心坏了,但也不敢劝,只能把吓呆了的志哥儿抱进自己怀里,然后搂着妻子的肩膀,由着妻子发泄情绪,时不时说上一句,“我会对你们娘俩好的。” 佘黎原本站在原处,此时见人走了,也走近童牙和佘曦。两个少年,都正是讲究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年纪,碍于少年的骄傲尊严,不肯像旁人那样落泪,咬着牙含着泪,愣是不肯让眼泪落下,尤其是佘曦,还固执地看向早已看不到影子的马车。 佘黎叹气,上前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当做安慰,低声道,“回家吧。” 第124章 ... 覃九寒这一回, 乃是实打实的升迁。他在盂县任期三年,颇有建树,无论是剿匪一事, 或是民生方面, 都是众官员之中的佼佼者。他也很幸运, 上官乃是即将快致仕的周知府,周知府心知覃九寒其人乃有大才,又是心志坚定之辈,日后必有大作为,因此也就买了个好, 在评级中给了他上等。 确有建树, 又加上上官力荐, 朝中又有太子周旋, 覃九寒的升迁很是顺利。和之前破败萧条的盂县截然相反,他们这一回去的,乃是颇负盛名的青州府。覃九寒这一回,乃是要去青州府做知府。 青州府历史悠久, 历来被各任君王所看重, 青州府的知府,大多都是帝王的心腹。青州府不似应天府那般, 乃是运输中枢, 影响着京城的供粮;也不似江南府那般,乃是鱼米之乡,物阜民丰, 是赋税重地。青州府的被看重,另有缘由。青州府乃是古籍中所记载的齐鲁之地,传言圣人出生于此,游学讲授,因此青州府读书氛围颇重。历届科举,青州府举子不说独占鳌头,也是算众多府之中排的上号的。更别提,本朝的内阁首辅便是这青州府人,至于其它官员,林林总总算起来,更不在少数。 青州府有一圣人孔庙,那是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宝地,不远万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