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在土木堡之变后长期威胁河套之患的北虏套寇存在。 熊廷弼觉得自己就是离经叛道、不拘于常理的天马行空思想了。没想到少年天子一番话,直指向辽东不安宁的根本原因。 “陛下,仁、宣时期也是为了能够将边境事务简单化,减少朝廷财政负担。” 熊廷弼磕磕巴巴地位仁宗和宣宗辩解。 “依熊卿这么说。朕将辽东弃了,把这几十年的北边防线由抚顺改到山海关,不是也能简单处理了边境之事?辽东之事一了百了,更不用你那高到一千五百万的计划。朕这就可以把你们辽、沈之地的所有人,立即带回京畿安置了。” “这个……” 熊廷弼的额头立即冒出细汗来。要是天子携带辽沈之地的民众立即返回京畿,在朝廷上说放弃辽沈之地,还是因为自己说仁宣的做法可取,自己就真的是要遗臭万年了。 王安在一边看熊廷弼不停地擦汗,心里说道:“熊蛮子哎,这回你踢到铁板了?别看你在辽东说啥是啥,没人敢和你较真,那是你没有遇到真正的能人。就凭你和皇爷争斗,哼,不仅内阁和六部尚书、还有左都御史甘拜下风了,英国公把女儿都赌输给皇爷了,嘿嘿,你就乖乖地皇爷说什么你就认什么。” 熊廷弼眼光扫到王安的得瑟模样,立即就明白王安对天子谜一样的崇敬和信任来自哪里了。自己也是二榜进士,与天子论起朝廷大事,没几句就被天子推坑里了,王安内书堂出来的,就是水平号称有进士,但也是绝对比不上自己的啊。 虽然熊廷弼的秉性刚直,脾性火爆,喜欢骂人,恃才傲物,不甘谦虚待人,但也分对谁。对上两句话就把他问倒的天子,他就收起了桀骜之姿态,跪下请罪。 “陛下,是臣不该思想图简单、图省事儿。臣愿意追随陛下收回□□干都司。” 朱由校示意王安,王安赶紧上前扶起熊廷弼,把他按回到座位上。 “熊卿,‘虽尽东海犹有边’这话可有错?” 熊廷弼愕然抬头,不是说天子登基以后才出阁读书吗?这《潜夫论》怎么会在半年内就读到呢? “熊卿,朕说的可有错?” 熊廷弼低头沉声说道:“陛下所言不曾有错。王符亦是真知灼见,是臣只想到眼前的局势,拘泥与汉人不如女真人、蒙古人骑射功夫,也不如女真人和蒙古人彪悍,才不得不采用连堡固边之下策。到底不如陛下站得高、看的远、虑事更是深远啊。” “熊卿过誉了,朕接手了大明这烂摊子,也是不得不为之事。先把北边安宁了,再说西边和南边的事情。” 朱由校感叹了一句,接着说道:“因此,熊卿的那心血之作,朕就要束之高阁了。朕要把那一千五百万用来恢复□□干都司,重设都指挥使,实现蒙元的‘征东元帅府’设置的目的。” 熊廷弼被天子的这一番话说得心神激荡不能自持,立即站起来再度请命。 “陛下,臣愿去驻守□□干都司。” “好。朕就直驱向北,等得了抚顺之后,你与周孟泰、张铨等做好将辽东经略府北迁的准备。” 作者有话要说: 元朝设置"征东元帅府"(就是明朝的□□干都司前身)之目的,是企图通过鞑靼海峡(今称鄂霍茨克海峡),抄袭日本的北海道及东北地区。 仁宣之治是很扯的事情。二宗在放弃了成祖的军事征伐政策后,开始着手战略收缩,放弃安南、内迁奴儿干、解散下西洋人员。仁、宣二宗对蒙古军事上的不作为政策,为蒙古统一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有力的外部环境,为土木堡之变埋下了伏笔。而长期威胁明朝的河套之患中的北虏套寇也是土木堡之变后所出现的。 大明共二直隶,十四承宣布政使司,宣宗即位后,放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天下始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