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卿这番话深得朕心,依卿所见此事如何办更妥当些?”朱怡成承认自己把这事想简单了,当即表示同意孙嘉淦的观点,并向他询问。 孙嘉淦回答道,这件事绝对不能一下子完成,需要经历详细调查后逐步进行。尤其是对于原地主的核实更需谨慎,此外还要考虑到一旦发还土地是否会造成其他的连锁反应,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 另外,皇庄的经济模式倒也不是不可取,其实在前明时期,大明皇帝也是有着皇庄的,只不过对于生活在皇庄中的百姓就如同地主和佃户一样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几百年来平安无事。 所以孙嘉淦建议在一定程度下保留部分皇庄,但需要对皇庄的管理和人员进行调整,同时满清已经垮台,大明治下也没有了什么包衣奴,朝廷完全可以让这些人彻底恢复自由民的身份,从而给予恩德。 孙嘉淦认为,这种方式比直接分发田地更合适些,因为田地分发下去,固然有人会勤于耕作,但同样也有人会依靠此举认为发了笔横财,到时候一些性格散懒之人说不定会直接把地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花天酒地享受人生。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民间诸如这种败家子比比皆是,到时候钱用完了家也败尽了,反而害了其家人妻子。 所以适当地保留庄院制度也是为这些人着想,朝廷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引导,循序渐进慢慢解决。 还有一件事孙嘉淦迟疑再三提出,那就是在处置的同时,朱怡成可以适当地把一些皇庄土地赐于臣子作为嘉奖,也能起到安抚有功之臣的效果。 不得不承认,孙嘉淦对于这个问题考虑要比朱怡成全面的多,朱怡成细想后最终还是同意了孙嘉淦的建议,并且要他尽快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等孙嘉淦走后,朱怡成又思索了一会儿,这件事交给孙嘉淦他还是放心的,再者他之后也会派锦衣卫跟进此事,以避免执行中发生问题。 其实,朱怡成对于什么皇庄并没兴趣,随着大明商贸大开,如今又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朱怡成相信大明离真正的工业变革不远。等大明的第一条铁路建成后,这就将标志着大明开始正式进入工业时代,在工业时代时期,土地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也会相应减少。 作为大明皇帝,朱怡成现在的产业早就不限于地产,在南京的时候朱怡成就从未搞过什么皇庄。要知道现在大明皇室拥有自己的皇家银行,更有庞大的商行股份,再加上源源不断产出科技的皇家研究院,足以给皇室带来巨大财富。 在这点上,朱怡成把北地的皇庄全部分出去根本就损害不到他丝毫利益,甚至还能用此来拉拢天下民心。这也是朱怡成决定这么做的原因,不过孙嘉淦提醒了他一点,那就是对于臣子的赏赐,按照清理皇庄和发还土地的策略,再完成这些后肯定还有不少土地会继续闲置着,倒不如作为赏赐给予一些臣子。 这个时代,虽然有所变化,但中国人对于土地根深蒂固的欲望依旧存在。其实就算在后世也是如此,在后世房地产如此火热,所有人对房屋的欲望造成了整个中国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因为这种欲望所在。 大明复国后,朱怡成曾经经过一次封爵,但那一次封爵仅仅只是初封而已。就算是朝中重臣,所得到的爵位也并不高,那倒不是朱怡成太过小气,主要是因为满清未能全灭,封爵太高的话会导致将来封无可封的地步。 所以朱怡成早就有了打算,此次还都后大明的战略目标将进行下一阶段的调整,大明会针对残余的满清势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从而彻底平定整个天下。到那时候,朱怡成自然会进行第二次封爵,等到那时应该给予功臣们的殊荣自然会全部给予。 而在之前,适当的赏赐也是必须的,而赏赐无非就是金钱的土地,前者暂时不说,至于后者拿那些皇庄从其中挑选出部分来赐于臣子是再合适不过的。 过了十来天,孙嘉淦正式上书了一份整体方案,朱怡成仔细看完后表示这份方案考虑周全,而且也体现了他原本的意思。就此,朱怡成提起朱笔批准了这份方案,随后交由孙嘉淦进行实施。 很快,这件事就传了出去,得知此事后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民间百姓,对于朱怡成的仁德无不感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