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想要一批不会烦着自己,不会整日劝谏,上书,谈论治理之事的人,黄皓若是没有刘禅点头,能进行这样的人事调动吗?” 曹髦总结道:“说起来,这还是因为刘禅的问题。” 张华和郭责自然都是同意这一说法的。 曹髦没有再理会这件事,陈祇的病逝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毁灭之路方才刚刚开始,没必要盯着不放,要相信黄皓还能整出更多的花活。 曹髦再次看起了一旁的诸多上表。 先前的殿试,曹髦主要就是做两件事。 进一步扩散王学的影响力,同时看看这些年轻的士人们是否能拿出些自己的理解来。 这两个目的,曹髦都算是勉强达到了。 首先就是王学,能走到殿试这里的士人,几乎都是出身顶级大族,经典能力不容置疑,况且,他们作为年轻一代,接受能力更强,在短暂的查看了王肃重新注释的太玄之后,这些人顿时沸腾了。 有几个甚至因此而影响到了考试的发挥。 但是他们都觉得这很值当。 他们也对这经典很好奇,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他们也没想到,殿试居然会成为这么一个好机会。 曹髦也打量了他们的脸色。 王肃在此刻算是大魏第一大儒,他的学问被称为王学,跟郑玄并列,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哪怕是杜预成长到巅峰时期之后,成为了大经学家,他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这本书同时是个大杂烩,但是跟王肃不同,杜预的这盘大杂烩,主要是吸纳儒家的诸多经典。 纯论经典的水平和影响力,比王肃是要差了些的。 另外,杜预这种糅合多部经典,重新排列和杜撰的行为,跟王肃极为相似,很难不怀疑杜预在治经的过程之中是否受到过王肃的影响。 尽管双方的学术理论是不同的,但是连王肃都受到了郑玄的部分影响,杜预不受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每一代的经学家,都会吸取前人的经验,哪怕你是要反对,你也得去先看,先学。 杜预治理经典是在他年老清闲的时候,现在还没有达到可以钻研的地步,而其余几个经学家,如竹林的那些哥们,说起来,他们在诗文上的才华更高一些,经典造诣其实连注释太玄都有些困难。 王肃的水平就代表了当今大魏最强的水平。 他的学问拿给这些毛头小子们去看,那是降维打击,想要反驳??先去将太玄啃明白了再来吧。 他们迅速为其中的内容而着迷。 王学的最大作用,就是解决士人们心里的困惑。 强如杜预,他的心里其实也是很复杂的,他坚守着儒家的学说和道德,可是他却又无法用那套学说来验证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所以他最后试着自己做出解释。 王肃直接用三世和九赞来让他们解开了心结。 这当真是利器,曹髦都能看到那些士子们脸上欣喜若狂的样子,他们所交上来的奏表,也很有意思。 有人觉得,应当尽快完成大一统,大一统才能看到太平世。 有人觉得,应当提升庙堂的收入,增加天下耕地的数量,这才能看到太平世。 有人觉得,应当召集大家继续研究学问,只有经典才能领着他们看到太平世。 这些奏表,说实话,跟尚书台的奏表比起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曹髦欣喜异常。 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