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合肥风云(四) 薛茹知道孙正去接触谁,她来自后世,心理负担要超过对日军的顾忌,对鬼子很简单,打就是了,没什么可研究的。但如何面对国共关系,才是薛茹最头痛的事情。 经过这一段时间,薛茹已然明白了,自己原来的想法很幼稚,抗战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战术上再高明,也需要基础。少量的部队只能打打游击,在一定的范围内和鬼子周旋,那不是打鬼子,就是拖延时间。 其实按着她知道的历史经过,最好的办法是拖,反正太平洋战争一爆发,日本鬼子也就必然战败。可薛茹心里很郁闷,因为那不是中国的胜利,是美国的胜利。 一直到日本投降,中国并没有占据战场主动权,也因此,日本在后世狂妄的说,日本只是败在美国手里,不是败在中国手里。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无论哪一方面,都已经是世界强国,可日本根本没把中国放在眼里,为什么?很简单,从中日双方的多少次战争中,中国从来没胜利过。 从心理上,日本有着先天的优势,认为抛开其他因素,打仗中国断然不是对手。这一点是薛茹最不服气的,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上天的意思让她穿越回了抗日战场,薛茹就有改变这种结局的想法。凭着自己的能力,想打赢这场战争,有些不现实。可想在战场上让日军承认中国的战争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击败日军,相信这点还是能办到的。可这样一来,必须联合起来,是国家的力量。 从上海开始,一直到如今,现实让薛茹不能不承认,她太渺小了,根本不足以影响国民政府的决定。私心派系,又让中国很难做到真正的合作,共同抗战。 基于这些,薛茹想放弃国民党的身份,独立抗战,走一条独立抗战之路。可问题又来了,一个大队千八百人,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如果部队发展扩大,就牵扯到军供给养、地方和武器弹药,这一切都需要解决。 这样一来,面临在薛茹面前的就是建立根据地,有一个自己支撑的地盘,这个地盘牵扯的问题可就更多了。 哪里才是最佳地点呢?想来想去,缺少全局战略思想的薛茹也没有想好。 可有一点她是明白的,必须是有发展前途,利于防守和进攻,同时又要是交通便利和外界能接触上的地方,思考再三,认为合肥就是不错的地方。这里南临长江,西靠大别山,向北是淮南煤矿,又是在津浦路和平汉铁路中间,不是日军十分想控制的铁路线。 合肥周围一直到皖北都是平原,物资基础也可以,粮食也能供应上,是扩大发展的好地方。 可孙正的一句话提醒了薛茹,这里是新四军四支队的地方,他可以不在乎国民党,却不能不在乎新四军啊,这在薛茹心里是一个最大的顾忌。 虽然是国共合作期间,可两党的矛盾就一天没有停止过。蒋介石从来没有放下消灭中共的想法,而中共也从没忘记推翻国民党统治,不过是为了共同抗战,暂时合作而已,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对于后世很多人说,是日本人成全了共产党,可薛茹认为,不过是中共利用了当前国内形势,抓住了历史机遇。这谈不上感谢日本人,只能说中共的头脑好使,有军事政治上的才能。 在全国共同抗战的大旗下,全国都以国民政府为中心,手里掌握着国家资源和道义制高点,却没能利用这段时间的有利形势,只能说蒋介石的无能。 薛茹该怎么办?可以离开这里选择一个沿海的地方,那里更能联系到海外。 想发展陆军容易,可以说空军也不难,但是海军就不那么容易了,没有几十年的发展,那是不可能的。日本海军的强大,太平洋初期,连美国都不是对手,薛茹如何能保住沿海地方,所以还是内地发展。 本来不擅长政治问题的薛茹,现实逼迫她必须考虑这些问题,思考了好几天的时间,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她要做一次努力,所以,派孙正联系新四军。 交换武器弹药,不过是一个借口,比自己还穷的新四军,又有什么可交换的,不过是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