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甘龙一句话说出来,竟然能带走那么多人,若是哪天他看不惯秦公发下的政令,底下的人会不会尽数抗命不尊? 都说攘外必先安内,秦国内部乱成这样,如果不将老氏族的气焰打压下去,就算有新政也推行不下去。 卫霁低声叹了一口气,他似乎明白为何卫鞅入秦变法要杀那么多人了,如果不用流血来威慑这些人,所谓变法最终只能是一场闹剧。 如今的秦国除了变法已经无路可走,要么狠下心来断臂保命,要么直接拖着残躯走向死亡,该如何选择秦公比卫鞅更清楚。 变法的政令是卫鞅起草、秦公颁布,最终挨骂的不可能只有卫鞅一人,他们二人硬生生扛着那么大压力将秦国变成另外一副模样,不会猜不到百年之后会是什么下场。 秦公还好,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国人不敢置喙太多,但是卫鞅就不一样了,秦人向来记仇,如果新君不保他,除了赔上一条性命别无二路。 惠文王为了安抚老氏族将这人五马分尸,待君位稳固之后直接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将老氏族彻底摁趴下,商君虽死但商君之法不灭,由此可见秦国君主对变法的认可。 法子有用归有用,付出的代价委实太大了些。 卫霁抿紧了唇,神色郁郁看上去就知道心情不好,孙伯灵诧异的看着忽然不开心起来的少年人,不明白只是转个身的功夫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别慌,卫鞅刚才只是说着玩,等他正经起来就好了。” 旁边,面容温和的布衣青年似乎不觉得方才那些人是因为他的缘故才离开,看着神色冷淡的秦公从容开口,“君上若不喜王道治国,卫鞅这里还有一法,儒家以仁政礼制为体,秦国习俗和蛮夷多有类似,以礼治国岂不妙哉。” 孙伯灵:…… 算了,你随意。 景监这会儿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是看着侃侃而谈的布衣青年,感觉像是在看陌生人,他是真不知道这人会说出这些话来。 秦人最不喜欢听的就是他们和戎狄一样,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他们只是偏远了些,凭什么中原就是高人一等他们秦人就是戎狄蛮夷? 卫鞅在秦国那么多天,怎么会连这点都不懂,哪儿戳心窝子说哪儿? 秦公了冷笑一声,一拍案几寒声道,“先生可知如今乃大争之世,弱肉强食谁的拳头硬谁才能活下来,秦国已经是危急存亡之刻,先生说这些便不觉得可笑吗?” 儒家是仁政礼制,孔夫子的母国鲁国便是如此,鲁国旁边的卫国也是如此,他们是有礼了,可看看国家现在是什么模样,鲁国和不存在没有区别,卫国的状况好些,国君却连自己的弟弟都保不住,只能远远的送到秦国来避难,如此情况,让他用儒家的仁政礼制来治国,简直荒唐。 公子虔撑着脸已经快睡着了,被他弟这一巴掌直接给吓醒了,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猛然发现院子里的人少了一大半,挠了挠头满眼疑惑的看向旁边人,“怎么了?人呢?” 卫霁:…… 少年人方才的郁郁尽数消散,看着明目张胆在这种场合睡着的大秦长公子,摇了摇头继续看热闹。 事情还没到那般地步,那就还有无限可能,历代变法皆是在流血流泪之中完成,如果不经历这些,又如何能让新政深入人心?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只能尽力让秦人的血少流一些,庶民愚昧无知,容易被挑拨作乱,可如果能吃饱肚子,他们便不会那么轻易因为几句话就冲上去送了性命。 秦公被公子虔的反应给气笑了,揉了揉额头坐回去,看着他们家大哥茫然的表情竟然又心平气和了下来,“渠梁无礼,先生恕罪,只是礼制着实不适合我秦国,先生可还有他法?” 卫鞅看着坐下饮茶的秦公,再看看双目无神恨不得以头抢地来谢罪的景监,无视了他们家师兄看热闹的眼神,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秦公求贤,可知臣亦择君?” 秦公放下茶碗,有些惊讶看着眼前这人,他已经做好这人再挑起他的怒火的准备,没想到这次竟然是坦诚相待,“先生觉得,渠梁可是那该投奔的贤主明君?” “先前不甚确定,如今,却是定了下来。”卫鞅喟叹一声,上前一步一本正经的行了大礼,“卫国士子鞅,见过君上。” “先生快请起。”秦公赶紧将人扶了起来,眸中喜意尽显,正好现在碍事儿的人都不在,待卫鞅坐定便迫不及待问道,“先生以为,秦国该如何才能强大起来?” “三皇五帝之王道,儒家奉行之仁政,老子所著之无为……”卫鞅缓缓开口,看旁边几人的表情再次僵了起来,然后才正了神色说道,“此几者皆不可为,各国强国之法不尽相同,秦国与中原诸国相差颇大,更不可直接照搬他国之法,唯有对症下药,才好剔除隐患,强国富民。” 秦公眼睛一亮,藏在袖中的手已经攥了起来,“秦国贫弱多年隐患无穷,渠梁有心变革,却不知该从何下手,先生可有成算?” 卫鞅笑了笑,看着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