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挣一千块出头,等着生产规模扩大,这利润空间也就上去了。这次是因为要跟省里交差,所以先紧着香港那边出货了,等这批货都出完了,我们该慢慢往海外折腾去了。” “你想搞出口,省里能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我们自己养活自己,再说了不同意你就去找人,省里不同意□□,去找去闹还能找不到出路子来?” “可国外不见得会用你的东西啊。” “所以先往香港出一批,他们那边工人工资贵,而且产品不如我们的好,发达国家不缺这点钱买日用品,不用担心不好用。对了阮文,你不是说之前给小陶同志的姑姑邮寄了些吗?她收到了没。” “嗯,陶姑姑觉得很好,她说如果我真打算往美国那边发货,可以找她做当地的代理商。” 没人比女人更了解生理期的烦恼。 陶姑姑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这源于阮文对产品的改革。 背胶让她彻底的在生理期自由,这一概念一旦推出,相信会第一时间席卷美国市场。 到那时候,只怕是该慌张的是美国的日化用品商家了。 陶姑姑的丈夫本就是一个小工厂主,如果可以的话她甚至可以直接在那边生产加工卫生巾。 不过阮文先拒绝了这一提议,她还在等大鱼呢。 简单说了一下美国那边的情况,阮文又介绍了下欧洲,“驻意大利大使的太太是我的好友,所以要想去欧洲销售,可以找她帮忙打点一下。” “至于日本的话,前段时间有个日本人找我合作,想要购买我的技术,不过被我拒绝了,不过另一方面上的合作倒不是不可能。只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生产量不够,所以需要足够大的量,这也是需要仰仗各位所长的地方。不要小瞧每天只有一千块的收入,如果能做到三班倒那就有三千,一个月就有三万,如果是三条生产线,一个月就是十万的净收益。” “十万块我知道对于你们的研究来说是杯水车薪,但是总比没有好吧?” 方长明第一个站起来,“你说的是,起码这是一条路,今天我们可以生产卫生巾,明天说不定还能生产别的,先把研究所保留下来是当务之急。留下火种,不怕将来没希望!” 他们找不到其他路子了,所以只能姑且一试。 “对,到现在我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涂安国纠正了下,“什么天命不天命的,共.产.主.义战士不信命,只相信事在人为。” 半年前研究所危在旦夕,他要是认命了哪还有今天。 老天爷救不了他,救他和413所于危难之间的是人。 是阮文和小陶同志日日夜夜努力的研究。 所以,听什么天命。 去他娘的天命,干就完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啊啊啊,天冷了注意保暖哦。 太多感冒的了 第82章 082弟弟行为 涂安国在圈子里的名声有两个——护短以及粗中有细。 前者自然是对自家的研究员。 后者嘛,见仁见智。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个脾气暴躁的。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又会把一些大家忽视的细节做得极好。 有涂安国带头,其他的所长也没谁端着架子,两天时间都耗在413研究所里讨论生产线的问题。 他们都是实干家,经验极为丰富,哪怕并非专业对口,也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成功的路上永远少不了尝试,所以不怕失败。 “丑话说在前头,这些东西阮文都申请了国际专利,所以咱们必须做好保密工作。” 涂安国对专利是有概念的,他之前带队出去参观过,参观日本人的半导体研究所,人家藏着掖着,有着极强的保密意识。 也是因为专利所有,很多东西他们得自己摸索着来。 生怕一不小心就侵权,给国家丢人。 到时候丢的不止是个人脸面,还有国家颜面。 人家可不知道你姓甚名谁,只知道你是个中国人。 不是信不过这些老朋友,但图纸涂安国也没敢交出去,万一哪个不小心泄露了,又或者被人给偷走了怎么办?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些都是研究所的命脉,得把握在自己手中才是。 阮文陪着涂所长去车站送这些所长们。 除了615所的方所长还有306所的郑所长专业对口,留下来帮着优化生产线,其他人先回去了。 来自上海的明所长跟阮文说了几句私房话,“听说你认识石磊?” 阮文不知道明所长怎么听说的,她有些拿不准,“嗯。” “石家那老头有执念,就想着找到龙慧同志的后人,不过找到了也别太声张。” 阮文有些不太明白,但明所长又特意交代这么一句,肯定有他的道理在其中。 谢蓟生的祖母,叫龙慧吗?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