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斯轻笑了下,“认真的阮文,你什么时候能交货?” “从大连港口出发到西海岸,至少也需要二十五天时间。”阮文不敢乱做承诺,“我前天已经让那边备产,但至少也需要一星期的时间。给我三十五天时间,赫尔斯。” 三十五天呢。 赫尔斯叹了口气,“如果可以,或许阮文你该去读一下商学院。” 美国这边要求是五十天内投入生产。 时间上,宽绰的很。 “那等我不忙了,我考虑一下,对了赫尔斯,记得帮我推销下我的专利,他们想要进行生产,也得有专利使用权才是。” 远在北美洲的美国人之所以会选择阮文的机器,那是因为即便售价二百多万美元,这一套生产线依旧足够的便宜。 而阮文在拿到了十三台机器的订单后,当即给梁晓打电话。 梁晓傻眼了,“你确定?” “我为什么要骗你,过两天安德烈就会带着支票到来,到时候我会第一时间打款给你。” 梁晓当即做出了决定,“那我要不要再多生产一些?”他可以督促生产线上加快进度,大不了加班就是了。 反正加班有额外的补贴,工人们倒也乐意。 “你现在倒是上心了。” 梁晓多少有些面上挂不住,他还没一个女同志大胆。 不过想到这女同志和谢蓟生是一伙的,被说就被说吧。 “这要是人人都像你这么胆大,寰球都会变了天!” “那不好吗?”阮文又是交代了几句这才挂断了电话。 陶永晴看她倚在那里,原本萦绕在周身的那种紧绷的情绪消失无踪。情绪原本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她这两天总觉得阮文兴奋之余,有那么点紧张。 而现在,这种感觉没了。 陶永晴想了想,递了一杯白开水过去,“阮文,既然生产线的利润更高,我们为什么不专攻设备出口呢?” 一包卫生巾能有多少利润? 一台设备的利润,顶得上她们所有生产线一个月马不停蹄生产所带来的利润。 多出口几台生产线不是更好? “傻姑娘,卫生巾是日用品,一个女性从出生到死亡,将近四十年的时间离不开它。可设备呢,如果好好保养,用个十来年都没问题。” 陶永晴明显是把自己绕进去了。 “今年是运势使然,如果没有tts爆发,咱们也不可能有机会接这么多设备订单。” 到底是个聪明的,陶永晴一点就透,“我知道了,可是国外就没有这样的设备吗?” “有啊。”阮文喝了口水润润嗓子,“美国的工业体系完备,他们也能搞这条生产线,兴许比我们的还要快一点,但是他们的产品是落后的。” 这就是阮文的底气所在。 她没有见过国外的卫生巾生产线到底什么样,也没机会拆机考察。 这条生产线,是她和陶永安一点点琢磨出来的,是研究员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微调,最终定型的机器。 “背胶并不是什么大发明,但是他们如果想要在生产线上增加这么一道流程,首先他们得找我购买专利使用权,其次没个十天半个月这玩意弄不出来。如果要人工来操作,他们的人力成本贵,这也就意味着生产成本会大幅度提升。”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