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的性格导致的。 若是年轻一些,经历一些事情,性格还能掰一下,但是这人年纪已经不小了,再去掰正费力不说,更是费力而已。 有这个机会还不如多去调教其他的年轻人。 而且……这家里也需要一个性子温和的人。 贾婆子将事情的方方面面都给想到了,被贾婆子一番吩咐,院子里变得简洁了很多。 宁宴从房间走出来,伸手从地上抓了一把雪,捏成团子,扔在了地上。 小平安走过,一脚踩在雪团子上。 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小机灵鬼。” 宁宴瞥了一眼小平安,往街上走去。 冬日的沟子湾并没有想想中的那么冷清,街道上是人来人往的行人,还有挑着棉花步履极快往家里赶路的外村人。 每家每户的院子都能听见纺花车子发出摇曳的声音,没家人都忙着。 祠堂里也有不少的人。 说书先生坐在祠堂旁边的老槐树下,说着一些老掉牙的故事。 偏偏有一些凑热闹的孩子,站在这里听书。 宁宴想到家里那本陆含章写的重生女人适合看的小说。 说不得多好看,若是拿出来让说书先生说一些,给这些没长大的孩子多一个提醒。 男人靠不住…… 女儿当自强! 也是极好的。 想到就做,宁宴往家里走去,找了一个手抄本的故事,对着树下的说书先生勾勾手。 将手里的书册送到说书先生手里。 之后的事情,宁宴就没有关注了。 反正,她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剩下的时也命也。 真的有人听了这个故事,有了自强的想法,是一种好事。 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属品。 婚姻也是两情相悦。 生活确实茶米油盐。 任何事情都得考虑到。 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祠堂离开,宁宴站在村口,看着周遭地面一片银装素裹,心灵仿佛也被洗涤过。 村口摇摇晃晃的走过来一辆马车。 马车灰噗噗的,不像是公交。 到了村口,宁宴才从被北风卷开的车帘里看清楚车上的人。 是宁欢儿一家子。 宁欢儿从马车上走下来,跟宁宴打了一个招呼。 冯夫子听见宁宴声音,撩开车帘,透过四四方方的空间,看着一片白茫茫中站在整齐村落里的宁宴。 宁宴身上披着大红色的斗篷。 黑色的头发从斗篷里撒出来几根。 在北风的作用下凑成一缕,随风飘着。 冯夫子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冯仁青就坐在冯夫子旁边,或许是这年头的人都比较早睡,冯仁青顺着冯夫子的视线,目光落在宁宴身上。 眼睛里带着羡慕。 宁宴跟宁婉儿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说他们之间真的有什么关系,那就只是老宁家的血而已。 然而…… 这点血脉的恩情,她已经还了回去。以后的以后,老宁家不管发生什么,都跟她没有什么关系。 宁宴回身往村里走去。 山脚的方向跟老宁家不在一块,倒是不用一路走。 跟着姓宁的一起走,浑身都不舒服。 宁欢儿回到车上,发现冯夫子脸上带着一股子的落寞。 宁欢儿低下头,价嫁给冯夫子不短的时间了,这人心里喜欢谁,惦记着谁,对谁念念不忘。 作为枕边人,自然会感觉出来那么一点点。 若是说刚开始成亲那边儿,她还对所谓的爱情有些期盼。 到了现在…… 是一点儿想法都没了。 像她这个岁数的女人,谁还没有过幻想。 只可惜…… 宁欢儿低下头,假装什么也看不见,甚至还研究出从家里带出来的东西。 一篮子的白馍馍。 这东西,若是放在几年前,或许还算是好东西。 但是现在,沟子湾的人谁家还吃不起一个馍馍了。 带回家都不够丢人的。 更何况,每次从娘家回去,都得带上好些东西,比如什么腊肉卤味还有棉花做成的布匹。 这些东西可比从冯家带出去的好。 跟着冯夫子真的会有好日子过吗? 宁欢儿是一天比一天迷茫。 马车停在家门口,宁欢儿走出去,以前回来门前还会有人迎接。 今天,格外的冷清。 “进去吧。”宁欢儿也没有心思再去思考冯夫子的心情。 先一步往家里走去。 把冯夫子带到堂屋,自己就往小李氏的房间走去。 小李氏坐在冰凉的炕上,头发没梳,脸上也是脏兮兮的。 “娘……” 宁欢儿小声叫了一下。 小李氏睁开眼睛,原本暗淡无光的眼神亮了一下。 猛地从炕上站起来,对着宁欢儿扑了过去。 宁欢儿赶紧躲开,她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可经不起这样的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