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不大得有理有据,宁宴给了贾管事一个机会:“说说原因。” “戴婆子经常打问咱们将军的事儿,除了将军的生活习惯还问一些私人爱好,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戴婆子应该知道的范畴了。若是被人发现了,少不得得治罪,但是戴婆子明知道这样,却依旧……” 宁宴明白了。 就是因为戴婆子对陆含章太关心了才有这么一出的。 “继续盯着证据不足。” “哦。” 贾管事点点头。 原本应该退下的,不过几天没有看见小平安心里有些念想。 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宁宴抬眼瞥了一下:“平安跟着豆豆有余去太傅那边儿启蒙了。” 两岁多就开始启蒙。 对于一般人家来说,有些过早了,但是对于皇家的人来说,一点儿也不早。 尤其是…… 作为皇上唯一的儿子。 就是从刚生下来就开始熏陶也不为过。 听见平安跟着太傅,贾管事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太傅带出现在的皇上,瞧瞧皇上上位之后的行为,一代明君的作风已经体现出来了。 跟着太傅好啊! 贾管事嘿嘿笑了一声。 “那我先撤了。” “嗯。” 宁宴应了一声。 书房安静下来。 宁宴放下手里的账本。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朝堂上的事儿看着似乎安宁下来了,其实不过是暴风雨的前夕。 皇上盐铁上的改革已经开始了。 其中牵扯的利益太多了,若是想要坚持下去,也不知道会往里面填多少生命。 然而,这些宁宴却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朝堂跟后世不一样,她所知道的历史,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 唯有皇上坚持勤勉,才能有所成就。 贾管事从将军府离开,三拐两拐的就走到太傅府上。杨太傅这会儿在书房里教导三个孩子,因为把朝堂上的事儿都给退了。 所以,带着三个孩子。 也没有多累,还充实了很多。 三个孩子里,宁有余教导起来最省心了。 领悟性高,记性好,还有就是可以举一反三,若不是祁玉两个学生一个是自己的孙子,另一个是未来的皇储,杨太傅估计可着宁有余教导,一会儿也不停歇。 教这样的孩子很有成就感。 会让人感觉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 小平安教导起来就有些费脑子了。 怎么能够让孩子听进去,理解了,记在脑子里呢。 杨太傅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正念着书,看见房间外面的灰衣服小厮拎着一个头发有几根白色的,脸皮儿光嫩的年纪有些大的男人走进来。 杨太傅经常出入皇宫。 看见灰衣服小厮手里押着的人,眼睛眯了起来。 同时杨太傅发现书房的三个孩子看向这脸皮儿光嫩的老头的眼神不对劲儿,似乎是认识的人…… “你先退下吧。”杨太傅挥挥手,灰衣服小厮退了出去。 “不解释一下自己的来历吗?”杨太傅合住手里的书,看向贾管事。 贾管事揉了揉自己的屁股,太傅府就是比别的地方看管的严格,他刚溜进来就被抓住了。 贾管事甚至还有一种怪异的自信。 就算他溜近了皇宫,也不会这么快被发现。 杨太傅心里呵呵笑着。 知道小皇子的身份之后,他书房这里就控制的很严格。 别说眼前这个长得像太监的一走进来,就有人发现。 就是他亲生儿子,也得经过他的同意才能往这边来。 “我是来看几个小公子的。”贾管事还是不想交代自己真正的身份。 知道小皇子在杨太傅这里,他就放心了。 太傅对小皇子的态度也很好。 就算是死了,也可以面对主子了。 , 。 不得不说,现在的贾管事脑子已经不够用了。 杨太傅摆出这样的姿态,明摆着就是在说他已经知道了小平安的身份了,若是不知道身份,傻了才会这么辛苦这么累。 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孩子,用的着这么努力吗? 自然是不用的。 见贾管事这个老太监不透露身份,杨太傅乐呵呵笑了起来,这样的老仆好呀,够忠心的,吓唬一下就可以了,不用真的计较,看一眼灰衣服的小厮:“丢出去吧。” 灰衣服小厮执行能力算得上一等一的。 拎着贾管事,从正门丢了出去。 贾管事老胳膊老腿了,按理说被这么一丢得腰断了腿扭了。 但是…… 贾管事从够地上跳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身子骨依旧好的很。 这么一把年纪,身子能够这么好,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路过的人看向贾管事,眼里流露出羡慕来。 贾管事一点儿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