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请求入朝清君侧了。” “清……清君侧?”马日磾面色一僵,手一抖,诏书差点落在地上。“这话……从何说起?” “久闻陛下少年英俊,乃是难得的明君,只是被奸臣所误,身不由己,我虽不才,自诩小有武勇,愿率精锐三千,入朝为陛下剪除那些奸臣,重振朝纲。” 马日磾张口结舌,脸色变了几变,半晌才回过神来。“不知将军说的奸臣指的是谁?” “远的不说,这太尉黄琬就是一个。他身为朝廷任命的太尉,却兴兵三万,先击家父于中牟,再助袁绍攻颍川。袁绍是谁?那可是矫诏逆臣,不臣之心路人皆知,黄琬这时候不助我父子攻袁绍,反而助袁绍攻我父子,岂不是为虎作伥?此人号称名士,做的事却是猪狗不如,将来必不得好死。” 看着孙策咬牙切齿的模样,马日磾激零零打了个寒战,有点为黄琬担心起来。 孙策佯作未见,又笑道:“马公,这借朝廷秘书的事,可在诏书里?” 马日磾回过神来,连忙摇头。“这件事尚未定论,怎么能写进诏书。朝廷秘书乃是国之根本,不是普通物件,为保万全,还有很多细节与将军磋商,请将军体谅。不过陛下已有此意,想来只是迟早的事。” 孙策哦了一声,有些失望。“那……朝廷对我举报袁绍矫诏的事,可有定论?” “这……也没有。” 孙策脸上的笑容不见了,抚掌而叹。“马公,你看,证据确凿,却迟迟不能裁决,这分明是有奸臣从中作祟啊。要不然的话,去年冬天,袁绍的首级就挂在长安城头了。唉,主忧臣辱,陛下受苦,为奸臣所困,不能自主,是我等做臣子的耻辱。待我击败袁绍,一定亲自去长安,看看是什么样的奸臣敢蒙蔽陛下,不诛他九族,难解心头之恨。” 马日磾尴尬不已,没法接孙策的话题,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孙将军,虽无秘书,亦无对矫诏案的判决,不过还有些好事值得为将军贺,将军还是先接诏吧。” 孙策哈哈一笑。“马公说得有理,接诏,接诏。”他顿了顿,又道:“马公,这封诏书……是陛下之意吧?这要是托陛下之臣的乱命,或者虽出自陛下,却是不得已的违心之言,我可不接。” 马日磾很无语,却不敢怠慢,仔细想了想,觉得应该没什么会让孙策联想到奸臣的,这才点点头。“这是自然,诏书中全是陛下之意,并非受人左右,将军可放心接诏。” “那就好,那就好。” 第1286章 加官进爵 马日磾没有说谎,诏书里的确都是好消息,可能引起孙策反感的一条都没有。 除去那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话,最主要的内容有两点:一是加官进爵,二是希望荆豫扬三州能增加贡赋,缓解关中的财政困难。 朱儁的推荐得到接受,孙坚升为卫尉,改封富春侯,增邑三千户。考虑到关东未靖,孙坚暂时不用入朝,以卫尉之职行车骑将军,统领荆豫扬三州军事。为恩宠起见,可列子弟一人为侯。 孙策积前后功,迁镇东将军,封襄阳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周瑜以平定荆州功,迁镇南将军,封舒侯,食邑一千户。 张纮以稳定南阳,筹措粮草援助关中有功,封高乡侯,食邑三百户。 黄忠、邓展、娄圭、文聘以平定荆州功,拜中郎将,封关内侯。 太史慈以平定会稽山贼、招降泰山贼,协助孙策作战有功,拜中郎将,封关内侯。 朱治以功封中郎将,关内侯。 杜畿以行荆州刺史协助周瑜稳定荆州,转为真,增俸四百石。 黄盖、祖茂、朱桓、鲁肃等人作战有功,皆有封赏,为中郎将、校尉等。 …… 一项一项,基本都是按孙策报上去的军功簿封赏,略作调整,以示朝廷还有自主决定权,封侯有食邑的都在荆豫扬三州之内。这里面当然有些小心机,比如荆州系的封赏明显要厚一些,有培植周瑜,制造分裂的嫌疑。不过做得不明显,而荆州系将领的资历和功劳都超过其他人,尤其是一战歼灭徐荣两万精锐那一战,斩首既多,又为王允等人刺杀董卓创造了机会,封赏厚一些也很正常。 至于会不会引起矛盾,那就不好说了。从实际情况来看,引发不满是必然的事。即使不论个人禀性,仅就功劳而言,太史慈和朱桓的战功都被有意无意地贬抑了。太史慈独领一部作战,与程昱那一战斩首数千,居然没有食邑,只封了个关内侯。朱桓与李乾父子那一战也斩首超过千,连关内侯都没捞着,在诸将中泯然众人,没有意见才怪。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