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策行三国

第638节


与幽州刺史张则合作,由易水入涿郡,或者由漳水入渤海,切断袁谭的后路。你们不用参战,只要提供泉州仓的粮食就行。你也知道,青州打了这么多年,早就荒了,根本供不起这场大战,如果从江东运,消耗也未必太多。这是幽州的战事,你们不肯出兵,出点粮总没问题吧?”
  简雍没有直接回答郭嘉的问题。“夺回涿郡之后,吴侯欲派何人主政涿郡?”
  “既然与张则合作,涿郡太守的人选自然由张则决定。”郭嘉无奈地摊了摊手。“涿郡的位置太敏感,我们不宜介入,以免横生事端。”
  简雍暗自松了一口气,同时心动不已。郭嘉也许有表演的成份,但孙策暂时还没有抢占涿郡的计划应该是事实。这不是他没这野心,而是形势不允许。涿郡不是辽西,夹在刘备与袁谭之间,又远离海岸三百余里,孙策就算想占也未必占得住,一时侥幸得手也会陷入缠斗。对依靠水师跨海作战的孙策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若非如此,太史慈就不是去辽西,而是去涿郡了。
  “张则之前依赖鲜于辅等幽州世家,鲜于辅等人阵亡后又与阎柔等人勾结,阎柔和乌桓人关系密切,和袁谭也有来往,涿郡交给张则和交给袁谭有什么区别?”简雍故意轻笑一声:“你别忘了,鲜于辅等人都是死在公孙瓒手中。”
  郭嘉皱着眉,沉吟片刻。“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关羽久在良州,兵精粮足,也许可以率部参战。当初在九江,他就曾为吴侯效力,如今他的父亲还在襄阳,一直感激吴侯的关照。如果能有机会与吴侯并肩作战,助吴侯一臂之力,他应该不会拒绝。”
  郭嘉想了想,点头赞同。“倒也是个选择,值得考虑。”
  简雍嘴角挑起一丝不经意的浅笑,一瞬即没。
  ……
  郭嘉和简雍谈得顺利,随即向孙策做了报告。孙策终于肯见简雍,设宴款待。两人相见甚欢,谁也不提之前不愉快的事。孙策问起刘备等人的近况,尤其说到刘备与麹义的那一战,赞不绝口。
  “我与麹义交过手,虽然最后侥幸取胜,但此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孙策如此评价麹义。“玄德能击退他,进步斐然,我甚是欣慰。”
  简雍满面春风。“能得君侯一赞,玄德也是荣幸。说起来,这也和君侯的提携分不开。玄德常说,他能有今日,都是效仿君侯,就连回到幽州打拼也是拜君侯点拨呢。”
  孙策笑了,斜着眼看着简雍,犹豫了一会。“承蒙宪和谬赞,可我却不敢掠美。”
  简雍拱手道:“君侯何出此言?”
  “邯郸学步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简雍笑容不变。“听倒是听过,就是不太懂。”
  “大汉四百年,积弊甚深,但最大的痼疾是什么?有两项可能逃不掉,一是处士横议,读书人行事偏激,一是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前一项就算了,幽州没几个读书人,可是后一项,幽州也不例外吧?黄巾八州并起,幽州居其一。玄德学我练兵屯田,可是他如何处置幽州世家的?当初在豫州任兵曹从事,对付的就是豫州世家,应该说是轻车熟路,怎么到了幽州就只记得屯田练兵,反把这最重要的事忘了?”
  简雍笑道:“君侯有所不知,幽州不比豫州,称得上世家二字的实在有限,自然不必大动干戈。”
  孙策微微一笑。“如果我记得不错,鲜于辅就是渔阳人吧?”
  简雍笑得有些尴尬。
  “宪和,恕我直言,这就是玄德只能在渔阳称雄的原因。他是涿郡人,可涿郡世家何尝把他当人?依我看,他就安心做个渔阳太守吧,涿郡不是他能吞得下的。”
  简雍无言以对。孙策的话虽然说得难听,却是一针见血。刘备为什么不接受张则的建议,趁袁谭立足未稳抢占涿郡?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一是担心损失太大,被张则捡了便宜,二是涿郡人根本不支持他。除了刘氏亲族,也就是他和张飞愿意支持刘备,比如涿县大族毛氏就不理刘备,刘备的师门卢氏也是如此,刘备派人去请卢毓,卢毓就是不理他,连门都没让他进。
  孙策说得没错,刘备只学了个皮毛,没学到精髓。
  ……
  太史慈的家在县城外的一座小山上,虽然偏僻,却很幽静。大概是因为孔融任青州刺史时比较关照,时常派人来问候,路修整得还不错。这两年太史慈在济南、平原作战,也隔三岔五地派人回来看望,附近的邻居都已经适应了他们家门前常有车马出现。
  只是今天的车马未免多了些,所以邻居们纷纷出门观望,猜测着太史家又来了什么样的贵客。
  孙策下了车,在太史慈的陪同下上了山,来到茅屋前,见太史慈的母亲黄夫人站在门前,加快脚步,上前行礼。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策行三国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