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策行三国

第771节


上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对普通百姓吹吹牛也就罢了,在天子面前可不能乱说,这涉及到辈份问题,影响很大,万一到时候有人不服,要看证据,他又拿不出来,岂不难堪。
  况且要入籍,先要立下大功,否则无从谈起。
  刘备非常谨慎,说要回去问问族中老人。天子点头答应。两人把酒言欢,说到半夜,刘备喝得半醉,这才与逢纪等人一起离开天子的中军,返回大营。
  出了大营,刘备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逢纪听得清楚,问道:“将军有心思?”
  刘备侧身,看了一眼远处的大营,又看看逢纪。“元图,你不觉得天子的信心严重不足吗?他根本没有指望击败孙策。洛阳就在眼前,他却连河都不敢过。”
  逢纪点了点头。“将军,这正是天子圣明之处。”
  刘备惊讶地看着逢纪,亲手将逢纪扶上马,自己也上了马,与逢纪并肩而行。“元图,说来听听。”
  逢纪也不谦虚,淡淡地说道:“用兵之道,未算胜,先算败。若是进不能胜,退又无坚可守,必然狼狈。天子从关中而来,原本当经函关道,如今弘农落在鲁肃手中,天子只能借道河东,这本来就是冒险。董越是董卓的族人,之所以向天子称臣,只是形势所迫,未必真心。如果天子进攻河南受挫,损兵折将,无力钳制董越,他还能安然退回关中吗?”
  刘备深有同感地叹了一口气。“元图,你这话说得对啊。岂止是天子,我也是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大意。”他顿了顿,忽然有所领悟。“这么说,天子留下我,是希望我能牵制董越?”
  “应该有这个意思。吕布率部离开之后,天子身边只剩下四千余骑,其中董越有近三千人。正常情况下,他未必敢轻举妄动,毕竟天子身边的羽林骑虽然人数略少,军械却是最好的,战力不弱。正面作战,董越没什么胜算。当然,有将军在侧,董越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刘备思考着眼前的形势,连连点头。还是逢纪考虑得周密,说得有理。他本来以为天子是胆怯,现在却觉得天子虽然年轻,眼光却长远。他也许已经做好了袁谭进攻豫州不利的准备,在谋划退路。
  “元图,你接着说。”
  “倾巢而动,原本应该全力以赴,速战速决。如今速胜无望,天子又不肯就此退守关中,他就要解决粮草的供应问题。他从荀衍手中得到河内,但只有河内远远不够,他必然会将河东、上党、太原三郡整合在一起,以四郡钱粮支撑大军。这其中河东最为关键。河东有盐铁,这些年一直没有战事,由贾诩主持,民生稳定,户口也与河内相当。若能控制得当,对天子大有助益。”
  刘备慢慢地转过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逢纪。他听懂了逢纪的意思,天子不是钳制董越这么简单,天子是要彻底掌控河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天子有可能主动挑起事端,甚至可能干掉董越。这种事,天子当然不愿意亲自动手,借刀杀人才能置身事外,自己也许就是天子想借的那把刀。
  刘备后背凉嗖嗖的。他一直觉得天子笑容可掏,平易近人,却没想到那温和的笑容后面藏着如此狠辣的手段。他沉吟了片刻。“那我……该怎么办,要拒绝天子吗?”
  “拒绝他什么?不让牵招、赵云随荀衍出征?”
  刘备眼神闪烁,沉吟不语。逢纪说得没错,这只是他们的猜测,天子并没有明说,他自然也无从拒绝起。刚刚答应的事转身就反悔,到时候对他有意见的不仅是天子,还有荀衍。
  “那我该如何应对?”
  “将军,这是交易,不是命令。既然是交易,不妨先看看条件再说。”逢纪轻笑了一声:“刀在将军手中,将军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将军不妨想想应该要些什么,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刘备摸着光溜溜的下巴,心中快慰。他打量着逢纪,心中欢喜不禁。这次南下最大的收获就是逢纪,他终于有了谋士。现在他想的不是别的,而是如何留下逢纪,让他真正脱离袁氏兄弟。
  如果袁谭这次出征惨败,逢纪无处可去,也许就容易多了。
  回到大营,刘备命人召集牵招、赵云、张飞三人议事。他将天子的计划告诉他们,同时宣布了自己的计划。牵招、赵云固然没什么意见,张飞也乐得不用和江东军对阵,顺利取得一致意见。
  刘备又关照牵招、赵云,这次与荀衍、吕布并肩作战,关系复杂,一定要小心处理,千万不要发生无谓的冲突。此外,中原的形势与河北不同,对骑兵的限制更多,你们要留心地形,及时调整战术,不要犯匈奴人当年犯的错误。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策行三国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