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说得没错,却不完全。真去了草原,与太史慈对阵,他这一万精骑未必是太史慈的对手。朝廷钱粮有限,这一万精骑就是他最后的利刃,如果在草原上受挫,得不偿失。眼下最好的战场是青州,沈友、徐琨骑兵有限,如果他率骑兵助阵,未必不能击败沈友、徐琨。 但青州世家被清洗,分到了土地的百姓坚守城池,他们又造不出能破城门的抛石机,就算骑兵到了青州也无法破城,况且袁谭也没有足够的粮赋供应他们,所以才没有正式邀他参战。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穷。荷包不足,不敢冒险,事事都要精打细算,耐心的等待战机。否则就像董昭,虽然他击败了纪灵,斩首数千,却没什么实际意义。纪灵很快就补充了兵力,兖州的形势依然危急。要想扭转形势,他需要的不仅是胜利,而是一个能真正改变双方处境的胜利,一个能击中孙策要害,并让朝廷得到收益的胜利。 南阳就是这样的一个目标。 这是最后的机会,风险也极大,一旦失手,他就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天子将这个计划作为一个秘密,很少提及,生怕身边有孙策的细作,将消息传了出去,让孙策有所准备,那他就真的什么机会也没有了。 天子站起身来,来回踱了两步。“子扬,向袁谭讨要巨型抛石机的资料,我们将来也许用得上。另外告诉他,如果他能提供粮秣,我们可以去青州,助他一臂之力,拿下青州,也由他节制。” “唯。”刘晔躬身领命,起身出去了。 天子站了片刻,命人更衣,洗了脸,又整理了一下头发,这才出了门,由偏门出了正院,沿着一条窄窄的巷子向北走了百余步,来到西北角的小院。这个小院很僻静,除了站在门口的几个虎贲郎,几乎看不到人影。天子进了院子,廊下倚柱而立的史阿迎了上来。 “陛下。” “令君可好?” “挺好的。”史阿回头看了一下楼上,脸色有些犹豫。 “你怎么在楼下?” “令君要读书思考,不让我们打扰他。陛下放心,我能听到他的动静,不会有意外的。” 天子哼了一声,沉声道:“能有什么意外?” 史阿一怔,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跪倒在地,叩头请罪。天子也没理他,举步上了楼。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踩得很稳,来到二楼时,脸色已经恢复正常,平静无波。他走到门前,抬起手,正准备敲门,门开了,露出荀彧略显苍白的脸。 “陛下。”荀彧躬身下拜。 “令君免礼。”天子及时伸出手,托住荀彧,脸上露出温和而不失亲近的笑容。“令君还适应这里的气候吗?” “多谢陛下关心。臣虽没来过河间,却在邺城住了几年,也算喝过冀州水。” 荀彧淡淡地说着,将天子让到屋里。屋里陈设很简单,一床一案一几,几上摆着几本书,其中一本打开了,上面有朱笔写的批注。天子入座时扫了一眼,立刻认出这是孙策游郁洲山的诗集,而荀彧看的这首正是孙策所作的短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吴王此句很是大气。” “站得高,看得远,自然大气。” “郁洲山也不算高啊。”天子开了一句玩笑。“也许是因为四周是海,所以眼界特别开阔,自以为高?” 荀彧有些诧异,抚着胡须,沉吟片刻,也笑了。“陛下于诗终究还是隔了一层,不通。这是臣等失职,未能尽展陛下天份。” 天子笑笑。“是啊,说文论艺,我的确不如先帝,就是比起姊姊来也是弱了不少,将来见了先帝怕是要被先帝批评的。不过事有缓急,在中兴这个重任面前,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令君,你说呢?” 荀彧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默默地点点头。“陛下的辛苦,臣全看得眼里,只是自恨能力、眼光都有限,不能为陛下分忧。将来若是先帝怪罪,臣自当先受罚,不使陛下独任。” “令君过谦了。若非令君建策迁都长安,我岂能坚持到今天,又怎么会有与吴王一较高下的机会。” 荀彧垂着眼皮,沉默不应。天子来访,自然是有事征询,但天子的意思也很明显,让他退却是不可能的,他选择了进,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他理解天子的心情,大汉四百年的基业总不能轻易送人,只要有一丝机会,天子都不会放弃。 尽管在他看来,那一线机会只是看起来有而已。 见荀彧不说话,天子很失望,却还是不死心,又向前挪了挪,膝盖与荀彧的膝盖相抵,他轻轻地拽了拽荀彧的袖子,恳求道:“请令君助我一臂之力。” 荀彧抬起眼皮,看着神情恳切,还有些怯怯的天子,想起了当初天子在他面前受教,专心听讲的情景,不由得心中一软,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