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因循守旧的多,敢做敢当的少,只有姊夫这样的英雄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我虽然德薄能浅,不及姊夫万一,却钦佩姊夫的这份勇……勇……” 就在孙策的注视下,手舞足蹈、慷慨激昂的袁耀突然变了脸色,声音越来越低,动作越来越小,不知不觉的恢复了正襟危坐、谨小慎微的恭顺姿态。孙策有些诧异,微微转头,见不远处的王后袁衡的楼船上多了几个女子,云鬓衣影,谈笑风生,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是袁衡,站在她身边的是袁权和谢宪英。孙策看过去的时候,袁权将将转过脸去,谢宪英却还看着这边,见孙策转头,这才收回目光。 孙策忍着笑,轻叹道:“伯阳,本以为你是条汉子,没想到你也是色厉内荏,徒有其表啊。” 袁耀哭丧着脸。“大王,臣哪天可以上任?过几天发俸禄,能有臣的么?” 孙策收回目光,见荀彧领着一人正走过来,便道:“现在就去报道吧,今天就当值,算你出勤,加班还有津贴可拿。” 袁耀很开心,兴冲冲的走了。他刚刚下去,荀彧便走了上来,躬身施礼。 “大王,臣将刘晔带来了。” 孙策起身,走到栏杆前,探身向下看了一眼。刘晔衣冠整齐,挺立如竹,可是神色不太对,忽而呆滞忽而激动,总让人觉得有点神经兮兮的。孙策皱了皱眉。“他……没事吧?” 荀彧苦笑,低声将刘晔的情况说了一遍。孙策登时警惕起来。刘晔居然在暗中调查我,还查到了朱建平?他下了这么多功夫,我可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郭嘉知道吗? “请刘君上来。”孙策吩咐贺达下去请刘晔,借着这个机会,他问道:“荀君如何看天命?” 荀彧打量着孙策,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臣觉得刘晔所言有些道理,大王虽不信天命,却背负着天命,当努力致王业,建太平,莫负上苍托付。” 孙策眉梢轻挑,多少有些意外。这时,刘晔跟着贺达走了上来,站在楼梯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孙策,脸颊神经质的抽了两下。孙策一看就笑了,这副场景太眼熟了,前世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毛病,尤其以小学生为最,没想到刘晔也会如此。 孙策含笑看着刘晔,也不说话,任由刘晔盯着他看。刘晔梗着脖子,看了好半天,才缓缓收回眼神,露出几分迷茫。荀彧在一旁看着,双手拢在袖中,不知不觉的握紧。刘晔是他的旧日同僚,现在又是这副模样,推荐过来是不是合适,他心里也没底。 “看出什么没有?”孙策请荀彧、刘晔入座,问道。 刘晔歪着头,自顾出神,过了一会儿,摇摇头。“晔非相士,看不出大王的命相。不过大王神充气完,肌肤温润有光,声有金声玉振之质,想必是养生得法,无隐疾可言。眼神虽略带忧郁,却不失清明,终究只是小事,不足以影响大局。所以,晔想不通所谓小厄究竟应在何处。” 孙策哑然失笑。“那你倒说说,这令孤忧郁的小事又会是什么事?” “小事可就多了。”刘晔不知不觉的平静下来,恢复了几分从容。“往近处说,有万金坊的事。往远一点说,益州、冀州都有些麻烦。再往远处说,交州随时可能出现异变。再往远处说……”刘晔再次抬起眼皮,打量着孙策,一边的嘴角轻挑,有几分得意。“大王欲家天下,却又不信天命,何以服人?” 孙策眼神闪了两下,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最后一条的确是他最近在考虑的问题之一,没想到被刘晔一语道破。其实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他身边的大臣、谋士也在考虑这件事,只是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之前,他们决定暂时搁置。反倒是刘晔这个半疯的高手不管不顾,当面直言。 过了一会儿,孙策笑了。他转头看向荀彧。“这个任务,我已经交给荀大夫了。我相信他能解决,所以毋须为此心忧。” 荀彧有些勉强地笑了笑,没吭声。 刘晔的脸又抽了一下,眼神中多了几分焦躁。他纠结了一会,又道:“晔随荀君来,只有一事,确认大王是否受天之命。若大王能解晔心中之惑,晔感激不尽,死而无憾。” 孙策笑出声来,抬起手,气定神闲地打量着修剪光滑的指甲。“你是输得不服气吧?” 刘晔的脸接连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