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策行三国

第979节


老朽饶舌。我这次是假公济私,看看老友,免得将来有遗憾。”
  曹操笑而不语,与何颙比肩而行。两人从王宫正门而入,两旁的执戟郎中身体不动,眼神中却多少有些惊讶,不知道这布衣老者是什么身份,居然让蜀王亲自出迎,而且开正门。如此隆重的礼节,天下有资格享受的人实在不多。
  两人进了宫,沿着直上的青石道一直向前,两侧有长廊,有殿庑,沿途的官吏纷纷停下脚步行礼。偶有认识何颙的人不免惊讶,但更多的人并不认识何颙,反倒更为惊讶,一个个不敢怠慢,躬身施礼。
  何颙一路走来,见绝大部分面孔都很陌生,一点印象也没有,不禁暗自感慨。蜀地果然偏僻,连这蜀王宫里都没几个认识的名士耆旧。曹操想凭这一隅之地与大吴争锋,未免太想当然了。
  两人来到大殿,收到消息的许攸、辛评等人匆匆赶来,上前拜见,与何颙寒喧。看到这几个老朋友,何颙也有些激动,眼眶有些湿润。
  “子远,想不到能在这里看到你,真是恍如隔世。”
  许攸也难得的伤感。当年随袁绍奔走的人大多不在了,就算还活着的,也都在中原,他根本见不着。“伯求,张孟卓(张邈)、陈子游(陈逸)诸君可好?”
  “好好。”何颙连声说道,向许攸简略的介绍了张邈、陈逸等人的近况。兖州平定后,张邈到建业做了寓公,由其弟张超接任陈留太守,这些年一直没有变动。陈逸一直没有做官,但他过得也很自在,最近又做起了出海捕鱼的生意,日子很滋润。
  许攸听了,颇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这些老朋友都不复当年意气,居然安享富贵。
  辛评却有些羡慕。他是颍川人,知道这几年豫州太平,经济恢复得很快,不弱于当年最盛的时候。出海捕鱼更是利润丰厚,陈逸有这样的生意在手,不愿意做官也是自然。谁都知道吴国监察很严,做官不易,与其如此,不如做个富家翁。
  辛评看着面色红润、笑声朗朗的何颙,心中微动。听说何颙当年曾行刺孙策,被孙策拿下后,关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孙策却没杀他,如今还请他做说客,入蜀说降曹操,可见孙策心胸宽广,能弃旧恶,并非虚言。自己虽说依附了曹操,却没做什么伤害过吴国君臣的事,又有弟弟辛毗和荀攸这样的亲戚,想来降吴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再不济,总能像陈逸一样做个富家翁吧。
  这时,曹操轻笑一声,打断了滔滔不绝的许攸。“子远,伯求舟车劳顿,我们还是到殿中坐下,慢慢说吧。”
  第2451章 今非昔比
  何颙随曹操入偏殿就座。
  曹操本人穿的是常服,许攸、辛评等人虽然穿的是官服,却也只是团团而坐,并非接待使臣的礼仪。老友相逢,畅谈昔日时光。
  何颙也没有提劝降的事,甚至连现在的事都不怎么提,只是说些过去的事。
  人老了,总是习惯性的回忆过去。在座的都不年轻,最年轻的曹操、辛评都年近半百,平时不留意,倒还没有太深的感触,此刻谈起少壮时的豪迈,难免凄凉,岁月之思油然而生。
  许攸习惯性的拍着腰间长剑,一声长叹。“伯求,长剑仍在,你我却不再年轻啦。”
  何颙也是一声叹息。“子远的剑还在,我却已经弃剑多年。如果在鹿门山隐居,握得更多的是药锄。”他脸上又露出一丝笑意。“显思原本打算与我一起隐居,所以我特地找了一个宽敞的地方。不料显思尘缘未尽,做了邺侯,如今在建业呼朋唤友,我那地方倒显得有些空旷了。子攸若是有意,不妨与我同住。”
  许攸哈哈一笑,却不应答。曹操转转眼珠,也笑了,指着何颙说道:“伯求,子远可是我的智囊,你休想釜底抽薪,坏我大事。”
  何颙抚着胡须,从容说道:“无妨,那我就再等几年。”
  众人一齐笑出声来,意味却各有不同。
  曹操设宴,为何颙接风。席间,曹操谈笑风生,吟诗作赋,直至大醉。
  何颙被人送到安排好的驿舍休息。典客卫臻奉命率领数十甲士随身保护。何颙心中明镜也似,却浑不在意。上了车,他就靠在车壁上,歪着头,打量着卫臻。
  “公振,打开车窗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策行三国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