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

第095章| 出奇策孙膑攻魏 拔邯郸庞涓用强


所断,齐人也非完全虚张声势。”
  “哦?”
  “通盘观之,此番齐人救赵而不赴赵,反围大梁,堪称妙局。”
  “妙在何处?”公子嗣问道。
  “公子请看,”张仪边比画边说,“我大军皆在赵地,齐人若是过河救赵,是以实碰实,两军必有一战,鹿死谁手尚难预料,邯郸之围反而难解。齐人反围大梁,逼我撤兵,是以实就虚,邯郸之围可以不战自解。”
  “那我们坚持不回呢?”公子嗣追道。
  “这就是走险棋了。”张仪应道,“就情势而论,莫说是齐人出兵二十万,纵使仅出十万,大梁也将危在旦夕,毕竟是魏地无强兵,不堪一击了。”
  “唉,”庞涓苦笑一声,“只几年没有露面,田忌这厮就有长进了!”
  “若是不出在下所料,”张仪接道,“齐营另有高手,其智或不在庞兄之下。”
  “你是说”庞涓倒吸一口凉气,“会是孙膑?”
  “不可能!”公子嗣断然道,“孙膑早已死了,再说,如果此人在齐,这么多年不可能未透一丝风声。”
  “是何人难断,就在下所知,依田忌的风格,当不会这般走棋。”
  庞涓席地坐下,微微闭目,陷入深思。
  “可是齐人只是骚扰,并未攻城呀!”公子嗣看向张仪,显然怀疑他的判断。
  “因为齐人并不想攻破大梁,只想调我回去。”
  公子嗣仍要再问,庞涓睁眼:“张兄,依你之见,我当何去何从?”
  “回救大梁。”张仪语气肯定,显然想定了。
  “如何回救?”
  “回以齐人之道。”
  “张兄之计是”庞涓略略一顿,“直捣临淄?”
  “正是。”张仪起身,大步跨到沙盘跟前,待庞涓、公子嗣也跟过来,指沙盘道,“我们可从此处以奇兵渡河,经由河间,再渡河水,直插临淄,反打齐人一个措手不及。待齐人仓皇回援,寻机与之决战于野。”
  “相国妙计!”公子嗣喜上眉梢。
  “确为妙计,”庞涓接道,“只是风险太大,不易实施。”
  “风险何在?”公子嗣不解。
  “一是大军横渡河水不为易事,两渡河水更是个难;二是夏季已至,河水泛滥,河间地多有泥淖,不利于车,只能跋涉;三是我武卒皆是重装,若是长途跋涉赶往临淄,不战先自垮了;四是粮草如何补给。”
  庞涓一连讲出四条,公子嗣咋舌。
  “还是庞兄想得周全,”张仪这也觉得是计仓促,赞他一句,又道,“只是,齐人捣我虚弱,断我粮道,我在此地守不久矣。大梁若是有虞,我等就吃罪不起了。”
  “在下所虑,亦在此处。”庞涓应道。
  “对了,”张仪眼珠子一转,指向宿胥口,“我可由此渡河,兵出卫境,拦腰斩断齐兵后路,将田忌困于我境。大梁急切难下,后路粮道被断,齐兵必将不战自乱,那时,我可择机寻敌决战,一战而胜之。”
  “在下亦是此谋。”庞涓重重点头,“不过,在与齐人决战之前,我且拿下邯郸再说。”转对公子嗣,“嗣弟,传令三军诸将,中军帐听令。”
  三军诸将毕至。
  庞涓拿出已经签好自己名字的军令状,字字铿锵:“叫诸位来,是要诸位与在下共签一封生死书。三日之内,诸位若是拿下邯郸,在下为诸位请功论赏。若是拿不下来,在下自裁于中军帐中,以谢王命!”
  见庞涓立下的是这般令状,众将尽皆涕泣,在中军帐里歃血盟誓,摩拳擦掌而去。
  庞涓的军令状迅速传遍魏国三军,大魏武卒个个噙泪,红了眼般直扑邯郸城墙。
  多日进攻,已使邯郸城墙千疮百孔,魏人这又疯狂,赵人支撑不住了。两处城墙及一个城门被攻破,但被闻讯赶至的赵雍卫队以血肉之躯填上,协助守城的墨家子弟也是前仆后继,死命抗御,连守在苏秦身边寸步不离的飞刀邹也赶往城墙,一柄接一柄地飞出索命飞刀。
  见双方都开始玩命了,苏秦忧心如焚。
  入夜,攻防一日的双方将士尽皆疲累,邯郸城内城外总算安静下来,只有伤者时不时地从某些地方传出压抑不住的声声呻吟。
  洪波台中,苏秦、赵刻、楼缓等五六个重臣不无沉重地看着赵雍。
  许是双唇咬得过紧,赵雍的右边嘴角冒出血来。
  “王上,”赵刻说话了,“苏子之请不是不可行,再守下去,只怕”轻叹一声,别过脸去。
  “要走你们走,”赵雍“呸”地吐出一口血,“明日寡人亲登城楼,与城门楼共存亡!”
  “君上,”苏秦缓缓起身,在赵雍前面跪下,“苏秦恳请了。”
  “苏子?”见苏秦这般跪下,赵雍惊愕了。
  苏秦五体投地,一动不动地叩在地上。
  赵刻迟疑一下,也跟过来,紧挨苏秦跪下。
  其他重臣,再无话说,也都跟后跪地。
  “你你们”赵雍手指颤动,“真的不念这个宫城?真的不念这城中的妇孺百姓?还有这这这这赵室经营数百年,也就这个家当呀,你们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在寡人手里”气结。
  “王上,再请听臣一言,”苏秦眼中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