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寅在异界

第294节


在其他的时代,必定能大有作为,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碰上了突然来到了这个时代的唐寅,更要命的是,唐寅还成为了风军的君主,而风军的军力在这个时期又是最强悍的一代。
  这次北方的杜基城邦入侵宁国北部,风国入侵河东地区,宁国在元气尚未恢复的情况下两面受敌,情况危急,这时候严初又想到了长孙渊宏,给他写了封私人书信,语气恳切,希望他能回都,帮宁国度过难关。
  可是长孙渊宏再次婉言回绝了,并在书信上称,北方的杜基城邦并不为惧,只需派少数兵力牵制即可,宁国主力应当对付入侵河东的风军,以宁国的国力,在这场宁风之战中绝不会输。
  看到长孙渊宏的这封回书,严初大失所望,不过魏征向严初提议,既然长孙渊宏不肯出山,那么就调派他的堂弟长孙渊虎出战,他两人是堂兄弟,长孙渊虎的武力就算不如长孙渊宏,至少也差不到哪去。
  严初觉得魏征所言有道理,便指令长孙渊虎随魏征一同出征,去往河东,反击风军。长孙渊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他来到河东之后就一直主张主动出击,不过魏征不为所动,当吴广前来挑战的时候,宁国满营众将皆不敢出战,长孙渊虎甚是气恼,向魏征请缨,派他出营迎敌。
  见是长孙渊虎要出战,魏征连劝都未劝,立刻就点头同意了,只是装模做样地提醒他要多加小心,吴广是风国名将等等的话。他越这么说,长孙渊虎越想会会吴广,随即带上五千兵马,出去迎战吴广。
  结果这一去,他就再未能活着回来。
  听闻长孙渊虎被吴广斩杀的消息,宁国众将无不变色,只有魏征面无表情,一副泰山压顶不动容的样子,其实他早就料到长孙渊虎远非吴广之敌,他能死在吴广的手上,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大王请长孙渊宏出山,他不肯,这回他的亲堂弟死在吴广的手上,长孙渊宏还能坐视不理吗?他肯,他的伯父长孙战也不肯啊!
  当初魏征要带上长孙渊虎出征本就是未安什么好心。
  第569章
  长孙渊虎战死的当天,魏征就令人将此消息赶快传回良州,告之严初,并写了一封密信,说长孙渊宏是家中独子,长孙渊虎也是独子,两人虽非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但关系更胜亲兄弟,他让严初不要再出面请长孙渊宏回都,而是让长孙渊宏的父亲长孙策和长孙渊虎的父亲长孙战两个老哥去请,只要他俩前去,长孙渊宏必定回都。
  严初多聪明,这时候她已然理解魏征当初为什么建议带长孙渊宏出征,不过他也不点破此时,按照魏征的意见,他派人找来长孙策和长孙战二人,满脸愤怒的将长孙渊虎战死沙场的事说出。
  长孙战就长孙渊虎这么一个儿子,听闻儿子死于两军阵前,老头子险些当场悲晕过去,长孙策也在旁一个劲的擦眼泪,跺足捶胸,摇头哀叹。严初不无动容的说道:“风贼来势汹汹,军中猛将如云,我军实在难以应对!如果渊宏将军还不肯出山,我大宁的儿郎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死于风贼的手上!”
  不用严初讲明,长孙策已颤声说道:“大王,微臣即刻前往西部,就是托,也要把犬子拖回来,让他为国尽忠、为弟报仇!”
  听了这话,严初兴奋的快要蹦起来,有长孙策出面,那事情就好办了,就算长孙渊宏再顽固,也不可能不听自己父亲的话吧?这是,长孙战接着说道:“大哥,弟与你同去,如果侄儿不肯回都,我就一头撞死在他面前!”
  事情正按照魏征预想的那样发展,得知长孙渊虎战死,长孙策和长孙战这两个老哥俩都坐不住了,双双前去宁国西部,下了狠心要带长孙渊宏回都。
  另一边,魏征所统帅的五十万宁军还在与风军对峙。
  吴广出战的第二天,唐寅升帐,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他令平原军为前军,打头阵,令三水军和天鹰军为左军和右军,策应两翼,直属军即为中军也为后军,做压阵和增援之用。另外,他又令叶权和高义各率五千人马,分别埋伏在己方阵营左右十里之外,一旦见到有南海和建兴的城军前来增援,可阻杀之。
  唐寅连珠炮似的传完命令,而后,风军全体出战,在宁军大营前列好战阵。
  以魏征为首的宁军也随之出战,不过看其兵力,似乎并没有五十万之众,差不多四十万人左右。不过就但是那个年代而已,出征的兵力没有实打实的,为了震慑对手,都会多吹嘘一些,十万人宣扬成二十万,三十万人宣扬成五十万,六十万人号称百万,这都是经常的事。
  宁军依仗己方人多,在大营前方部起鹤翼阵。鹤翼阵的重点在两翼,讲究的是两翼包抄,贺龙围攻。
  在两军交战之前,魏征首先催马走出宁军阵营,指名点姓的叫唐寅出来说话。
  听说魏征喊自己出去,坐镇中军的唐寅冷笑一声,嘟囔到:“要打就打,拿来的那些废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唐寅还是骑马走了出去,上官兄弟、程锦等人则在后面紧紧跟随。
  到了两军阵前,唐寅向对面往往,之间宁军阵营的前方站着一群马队,为首的一位,是个虚发斑白的老者,虽说上了年岁,但精气神却十足,一身的戎装,背披大红的帅氅,腰板挺的溜直,没有一丁点的老态龙钟之相。
  唐寅暗暗点头,看来此人就是宁国有名的大将魏征了!他仰起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唐寅在异界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