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寅在异界

第424节


熟悉,而且声望也高,一呼百应,最主要的是,在西南部他还有越国这个强大的后援,随时都可以助他一臂之力,抵御敌军。出于这些考虑,长孙渊宏决定放弃月门关,率众向西南撤退。
  他这时的选择很难说是对还是错,不过,长孙渊宏没有北上进攻良州,给了风军喘息之机,彻底稳定了宁北八郡的局势。
  只是他的决定却给莫国造成了天大麻烦,以长孙渊宏为首的数十万宁国地方军占据西南两郡,成为莫国的心腹之患,而后莫国曾数次出兵讨伐,皆未能平灭长孙渊宏一部。
  也正因为有长孙渊宏这一支宁国残部的存在,后世才对宁国灭亡的时间有争议,有人认为良州沦陷时宁国就已灭亡了,也有人认为直至长孙渊宏一部的覆灭才代表宁国真正灭亡。
  不管怎么说,长孙渊宏占据西南两郡,给日后的莫国和风国都造成不小的威胁。
  四国联军相继起程,浩浩荡荡直奔风国而来,大敌当前之时,风人还是给予回国的风军最热烈的欢迎。
  攻占宁都,杀死宁王,占领宁北八郡,使风国领土大范围扩张,这些功绩在风国历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唐寅以及他麾下的风军将士们成为所有风人心目中的救国、强国的大英雄。
  灭宁之战,也最大限度的膨胀了风人的自信心,在大多数的风人看来,己国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即便四国的百万联军来伐,也不足为惧。
  等唐寅率军回到盐城时,全城陷入到一片狂热的沸腾当中,满街都是人,鲜红的花瓣漫天飞舞,风国百姓无不张灯结彩,比节庆还要热闹十倍百倍。
  风国朝廷的大臣们都有出城迎接,就连以殷谆为首的皇廷也来了,出城十里,迎接凯旋而归的唐寅和风军。
  殷谆本是不想接唐寅的,风国不灭宁,宁国是昊天帝国的一部分,灭了宁国,它还是昊天帝国的一部分,对殷谆而言,这就是一场内战、内耗,是应该声讨的,而不应该夸奖的,不过现在几乎满朝的大臣都占在唐寅那一边,大臣们纷纷出面劝殷谆,劝到最后,好象他不按照众臣的意思做,他就是个昏君似的。殷谆被群臣逼的没办法了,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亲自出城迎接唐寅。
  见到唐寅之后,皇廷的大臣们都是笑脸相迎,热络的上前歌功颂德,在场的只有殷谆摆出一张苦瓜脸。
  唐寅见了,还半挖苦半嘲笑地说道:“陛下身体不适还亲自出城迎接微臣,实在让微臣心中难安啊!”
  听闻这话,殷谆满脸通红,但又不好出言反驳,只是干笑两声,蒙混过去。
  在众人的群星捧月之下,唐寅回到他的王府,随后他对麾下众臣论功行赏,无论是随他出征的将领还是留守盐城的大臣们,人人都得到一笔不小的奖励。
  现在唐寅是财大气粗,挥金如土,全然一副爆发户的模样。
  风军班师回国可不是空手而归,还带回大量的金银,宁国的国库和王宫的银库被他们搬运一空,宁国千百年来积累的巨额财富统统被风军运回盐城。
  唐寅甚至都在考虑,要不要把盐城的国库进行扩建。
  有了金银,可以解决很多事情,尤其是对一心想增兵的唐寅而言,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现在,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全国征收新兵,可以放心大胆的订制军资、军械,有宁北八郡,风国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国力增长何止一倍?
  平原军、三水军、直属军回盐城后仅仅休整一日,随后,便又起程,南下去往霸关。
  唐寅虽没有随军一起离都,但他也是准备亲临霸关指挥作战的,只是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不能这么快南下。
  他正式任命夏语芙为左相长史,全权负责风国军械司和制造司两个机构,玄望则为夏语芙的副手。
  有夏语芙坐镇军械司,让唐寅信心足了不少,先不论她能否制造出威力强劲的武器,单单是批量生产她改良后的连弩就很让唐寅期待。
  夏语芙对他的任命也未推辞,欣然接受了。现在风宁已经合二为一,连宁国中央军都随唐寅回风地作战,她觉得自己也无须再吝啬才能,哪怕是能帮到入风作战的宁兵宁将们也好。
  唐寅在盐城逗留期间,又正好赶上灵武学院建成,正式开院授业,报名的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唐寅在异界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