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明第一狠人

第1113章 张煌言的改土归流策略(第一更!求


来越小。
  乍一看起来,这是莫大的恩典,但实际是一个大杀招,杀人于无形之中。
  也许一开始一些强大的藩国还能跟朝廷叫板,但是几代过去之后,这些藩国被分成了无数个小国,哪里还有与朝廷一较高下的本领。
  “可是推恩令难道就不会引起土司们的不满吗?”
  朱由榔还是有疑惑之处的。
  毕竟土司们如果熟知历史的话,应该会认识到当年西汉藩王和他们面临的境遇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土司们从历史之中寻求借鉴的话,一定可以发现朝廷的真正用意。
  万一他们联合起来反抗,朝廷和朱由榔需要面对的可就不仅仅是挑头的这八大寨司了。
  “陛下不必担心,这些土人不会想到这些的。”
  张煌言很有信心的说道:“受到中原文化教化的读书人,或许会知道推恩令。但是其他人就未必知道了。贩夫走卒可能会知道吗?更不用说千里之外的土人了。”
  张煌言斩钉截铁的说道:“陛下如果不放心的话,臣可以亲自前去西南督办此事。”
  朱由榔确实有些心动了。
  张煌言的身份那不用多说了,那可是堂堂的内阁首辅。
  其影响力更是十分巨大的。
  若是张煌言亲自前往西南督办此事,自上至下都是服他的。
  唯一让朱由榔有些担心的就是张煌言去了西南,内阁的事情怎么办。
  好在大明的内阁制度是一整套完备的体系,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缺失而出现崩溃不运转的情况,顶多是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会出现些许的问题,这也是可以忍受的。
  “陛下,还有一点十分重要,推恩令必须伴随着儒家文化的推行才会有更好的效果。臣建议在西南大力发展儒学,兴修官学、私学。官学固然重要,但是因为种种限制,无法实现全覆盖。私学就不一样了。私学可以使得所有人接受儒家教育。一代或许看不出什么,但是两代,三代下去,一定就会有效果了。”
  张煌言是很注重教育的。
  他当年在舟山抗清的时候也在坚持办教育,如今大明朝廷有意改土归流,他的主张自然也会应用到这方面。
  朱由榔背身沉思,久久没有作答。
  这个主意当然是个好主意,但是土人们真的愿意去学习儒家经典吗?
  如果朝廷通过政令的方式强加干涉会不会引起反效果?
  身居高位,每一个决策都会影响到很多。
  所以朱由榔必须要慎之又慎,决不能轻易的做出任何的决定。
  良久,朱由榔方是转过身来,与张煌言四目对视。
  “张爱卿,你有多少把握?”
  张煌言知道天子是真的动心了,故而十分认真的说道:“至少七成把握。”
  “好!”
  朱由榔对张煌言的这个答案很满意。
  七成,这个把握已经足够了。
  “既如此,一切就按照方才张阁老说的办,只不过需要张阁老亲自跑一趟。张阁老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朕一定满足你。这改土归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一定要让你办好。”
  ...
  ...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南明第一狠人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