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法吗?也不算犯法。民不举官不究。 文玩圈子里,在鬼市“捡漏”的新闻也时时发生,再被专业软文渲染一番,专门勾引那些半瓶子水的入门级藏家。 所以那人一问“是不是真的”,马老师就知道是个小白。 他来了劲头,手串一收,笑着招呼人家:“请坐请坐。这些都是鄙人的多年收藏,如今低价出清,合眼缘的您就带走,喜欢哪个?” “小白”果然被忽悠住了,低声惊呼:“看这落款是张大千的?” 马老板连称“识货”,拿出他那个聚光手电筒,一寸一寸的解释。 “张大千的笔墨,于石涛尤见功力。你看这个用青绿及水墨作大泼墨,典型的张氏风格……是是,张大千的画拍卖行都拍出天价,您是懂行的。但您要知道,张大千生性豪奢,经常随手一画,赠给身边的丫环、厨师、司机……所以流入民间的也多。这幅据我估价,也就八万到十万之间。具体怎么鉴定,我告诉您一个独门绝技。您看这个落款的笔触……” 正当“小白”听得入神之时,旁边忽然有人插话。 “假的,天津行货,上下层墨色不是一个地方出产的。” 小白一怔,脸色阴晴不定,放下画走了。 马老师赶紧叫他:“市面上张大千确实仿品很多,但我这个绝对不是……” 人家根本不听,很快就移情别恋,跑到另外的摊位上去看自行车了。 马老师气急败坏地回头:“谁在那儿瞎说?谁让你坐这儿的?” 他要是老老实实明言这些货都是仿货,出个合适的价,也许那小白还会花钱买下,挂在客厅里欣赏欣赏;现在可好,吹的越狠,泡泡戳破的时候,弹得越疼。 希孟专心吸奶茶里的珍珠。 市场里来去随意,也没规定必须卖货的才能坐马扎。马老师除了咒骂几句,也拿他没办法。 还好今天天气好,客流量比较多。没过一会儿,又有几个外地游客驻足在他面前。 马老师头头是道地讲课:“清代画家周鲲的工笔,您可能不知道这人,是乾隆御封的宫廷画家。看看这熟宣纸,贡品蝉翼笺,宫外很少见……再看渲染的笔墨技法,是不是有点像油画?这就对了,您识货!这是受郎世宁风格的影响……这幅画我一直是摆自己家里的,前几年老父病重都没舍得卖。至于真伪……呵呵,这个我没法跟你们保证,只能说,经过我和我很多专业朋友的鉴定,它很大概率是真品……” “仿的,做旧太明显了。”窝在马扎里的清秀小伙子再次突然开口,把那几个游客吓一跳,“你看这落款,‘周鲲古稀龄作’。实际上周鲲根本没活到七十岁。” 马老师脸色一变,“你……” 他赶紧说:“周鲲卒年不详的!不信你百度!” 但那几个外地游客已经摇摇头,走了。 本就是来“捡漏”的,谁不是百分之百看中了才下手。家里都不是开印钞厂的,但凡有那么一丁点儿疑惑,谁还愿意花这个不明不白的钱。 马老师气得头发都支楞起来了,回头吼道:“你再瞎bb我叫保安了!” 希孟眼皮抬都没抬,专心玩手机。 马老师也是色厉内荏。真叫保安来又怎么样?说他本来打算骗人,却都被这来历不明的小子搅黄了? 或者说他本来卖的都是真品,但被这人胡说八道,害得真品没法出手? 左右都等于自首嘛! 马老师气鼓鼓的,寻思:这人也就会胡乱吹牛,总有他技穷的时候,到时候驳死他。 “……哎,行家!来来来,”他放轻声音,对着另一波小白的耳朵眼说,“您可算挑中我这里最珍贵的宝贝了!北宋画家王希孟流落民间的另一幅画作——对对,他的《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展过的,我特意买了票去近距离对比过,真货!您看看,这是当时的照片……我特意打着手电照的……这色彩,这绢丝,跟您手里这幅差不多吧?……嘘!别尖叫,这算文物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