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一怔,告当朝权贵谋杀她的丈夫?不会就是那个陆康的妻子吧?似乎不太可能,这件事情是枢密院经手在办,刘三石调动大批人手在寻找陆康的家人,以枢密院的能耐,只要人在汴京城,不可能找不到而让她孤身前来告状。 “既然是这样,那。”目光在百官身上寻视着,最后落在大理寺卿的身上,“着大理寺受理此案,审毕报与本王知晓。” 大理寺卿还没有来得及出班领命,枢密使刘三石却已经抢先一步出班奏道:“王上,请恕臣唐突。按制度,击登闻鼓而鸣冤者,必须由皇帝亲自受理。今天子年幼,不能理事,当由王上亲审此案。” 他这个举动,引起了王钰的注意,略一思索,即点头道:“也罢,本王亲自受理,把人带到大理寺吧,本王随后就到。就这样,散朝。”他说完之后,起身欲走,忽然瞥见身边的赵颉起身之时,竟然站立不稳,身形一阵摇晃。 满朝文武依次步出资政殿,王钰也走出玉阶,准备亲往大理寺主审。刘三石快步上前,跟在他身后,小声说道:“王上,臣请调派人手,控制福王府。” 王钰猛然转头,目光如炬,盯得刘三石赶紧低下头去。他既然这样说,那告御状的妇人当是陆康妻子无疑。既然他事先知情,那就是说是枢密院找到了人,可为何不事先通报,自作主张,就让那陆康的妻子来击打登闻鼓? “想好怎么解释这件事情吧,刘大人。”王钰说罢,拂袖而去。刘三石有苦难言,呆立当场,好一阵之后才回过神来,赶紧追了上去。 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司法机关,相当于后世的最高法院。不是什么案件都可以让大理寺来审理的,多是一些高官显贵犯了王法,才能享受大理寺审判的资格。 王钰到大理寺的时候,衙门如临大敌一般,大理寺卿,少卿,推官一干人等,早早在大堂外迎候。他素来不喜欢这些捧场,到了以后,直接命人将原告带上堂来。摄政王亲审此案,又是在天子不能理事的情况下,这就与皇帝亲审无异了。 一切准备完毕,大理寺卿下令带原告上堂。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妇人,面容憔悴,神态惊恐,上得堂来以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王钰的惊堂木还未拍响,那妇人没开口先自号哭起来。 “陆冯氏,今日王上亲审此案,不得唐突!”大理寺卿抖出官威,大声喝道。 王钰制止了他,人家丈夫被杀了,连哭也不许哭?而后问道:“陆冯氏,你有什么冤屈,尽管说来,本王替你作主。” 那陆冯氏一听是王钰,再也不敢哭出一声,只得强忍住悲痛,如实说道:“各位王爷,老爷,民妇陆冯氏,本是京城人氏陆康之妻。我夫原在京城以烧炭为生,后经人举荐,入福王府帮差。七月初九,亡夫突然还家,将数千两交钞交于民妇,命民妇带公婆,儿女出城暂避。民妇带家人至城郊娘舅处暂住多时,不见丈夫音讯,后遇邻人,告知丈夫已被人害死……” 说至此处,陆冯氏已然是泣不成声,堂上官员,多是见惯了生离死别之人,倒也无动于衷。王钰听到这里,已经知道了一个大概,见她如此悲伤,也不忍追问。 过了好一阵,那妇人从身边取出一物,双手呈上:“这是亡夫当日交于民妇保管的书信,当时亡夫曾有言,若他出事,可将此信交于官府,真相自会大白于天下。” 大理寺卿亲自取过书信,呈于王钰,信封封得严严实实,显然不曾拆开过。但信封的边角已经起毛,说明这封信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 拆开信封,王钰取出信纸看了起来。不出所料,这封信是那陆康察觉到危险之时写下,将赵颉是如此指使他买凶杀人,他又是如何与杀手接头,开出了什么条件,定下了什么步骤。可能是因为时间紧急,他没有写得很详细,但这封信,足以证明刺杀李清照的凶手是谁。 “你的家人现在何处?”王钰看罢,收起信件问道。 “回老爷的话,公婆及一对儿女,现今都在娘舅处躲避。民妇只身一人,进京鸣冤,请老爷们给民妇作主。”说罢,陆冯氏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只撞得头破血流,让人侧目。 “不必如此!国家自有法度在,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是什么达官显贵,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本王自会替你作主。现在,你马上带领相关人等去城外接回你的家人,朝廷会保护你们。”王钰当堂表态。 陆冯氏一听这话,感激涕零,连声哭道:“谢王上!谢王上!” “你一个妇道人家,为了替丈夫申冤,不惜以身犯险,只身入京,可算是女中丈夫,很好,起来吧。”王钰和颜悦色的说道。 陆冯氏起身退到一步,泪流满面,王钰略叹一口气,随即对大理寺众官说道:“你们马上派人,与陆冯氏一起出城接回她的家人M.dD-N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