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

第108 章| 见梁王孟轲说义 保横棋张仪谋齐


五十步已经无忧了,再逃五十步就是多余!”惠王应道。
  这个常识是未经战阵的人所不晓得的。
  然而,孟夫子就是孟夫子,眼珠儿一转:“轲所问的是当下,非百年之前!”
  “若是当下,就不可以了。”惠王接道,“没有逃出百步,也是逃呀!”
  “大王既然晓得这个,为什么又来奢望自家的子民多于邻国呢?”
  “这……”惠王语塞,挠头。
  “只要不违农时,五谷就会吃不完。只要密结的渔网不撒向池塘,鱼鳖就会吃不完。只要斧斤定时入林砍伐,材木就会用不完。假使五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子民就能养生葬死,不留遗憾了。大王若使子民养生葬死而无遗憾,就是在开启王道仁政啊!”孟夫子
  目光殷切地盯住惠王。
  惠王亦回以专注的目光,显然是听进去了。
  “大王啊,”孟夫子趁热打铁,侃侃接道,“五亩之宅,只要在周围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衣帛。鸡豚狗彘之畜,只要饲养繁殖得时,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百亩之田,只要适节令耕种,数口之家就可以无饥。只要重视乡校之教,申明孝悌之义,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负载于道路。试想,年届古稀的人若能衣帛食肉,黎民百姓若能无饥无寒,大王想不王天下,也是难哪!”
  惠王听得兴起,呼吸急促,二目射出欲光。
  “然而现实呢?”孟夫子目光逼视,“子民已经在吃狗彘之食,国君仍无察觉;道路已有冻馁之人,国君仍不赈济。待子民冻饿至死,国君却说:‘是年成不好,不能怪我。’说此话者与持械杀人有什么不同呢?持械杀人,之后说:‘是械杀之,不能怪我。’这怎么可以呢?”
  孟夫子气势如虹,锋入软肋,惠王额头汗出。
  “由是观之,”孟夫子缓和语气,盯住惠王,“大王无须抱怨,只要做到饥荒之时不怪罪老天,天下之民就会比肩接踵,纷至沓来。”
  惠王掏出帛绢擦完汗,袖起,拱手:“夫子好说辞,寡人受教矣!”
  “还有,”孟夫子诲人之兴正浓,乘势陈词,“杀人至死,杖杀与刃杀有不同吗?”
  惠王猜不出夫子实意,略略一顿:“都是个死,没有不同。”
  “用刃杀人与用政杀人,又有什么不同吗?”孟夫子绕到题上。
  惠王皱眉:“没有不同。”
  “大王圣明。”孟夫子拱手,“有此一君,在其宫,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在其野,民有饥色,途有饿殍,这就如同率兽吃人。野兽相食,人且恶之。为民父母,不施仁政,就如同率兽食人。这样的国君怎么能为人父母呢?仲尼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俑如人形,以陶俑陪死者入葬与以活人陪死者入葬在意念上没有不同。为民父母者,怎么能行此恶政,只管自己丰衣足食,而无视其子民活活饿死呢?”
  “痛快!”惠王额头再次出汗,却不顾汗水,起身,深揖,“夫子言辞精辟入里,诚吾师哉!自今日始,寡人将以师礼尊事夫子!”
  孟夫子亦忙起身,与惠王对揖。
  “来人,摆宴,佳肴、歌舞侍奉师尊!”
  “臣领旨!”毗人匆忙安排去了。
  宴席上,孟夫子大谈仁政,言必及圣贤,从三皇五帝到魏文侯改制强国,再到白圭治魏,旁征博引,虚中有实,惠王听得如痴如迷,与他促膝相谈至夜半方歇。
  翌日晨起,惠王无心游园,也不思钓鱼,传旨摆驾回宫,欲告祭太庙,择吉日礼拜孟夫子为国师,以仁政为立国之本。
  回到宫城已近黄昏,惠王仍无倦意,再摆盛宴,起八佾舞乐礼待孟夫子,召太子嗣作陪。
  领舞之人叫赵姬,是惠王十多年前纳赵女为妃时作为媵妾陪嫁过来的。此女地位虽贱,但长得俊美,天性善舞,入宫后不甘寂寞,拜乐官为师,日夜苦练,终于修至舞如仙飘,声如莺啼,连宫中乐女也无出其右,迅速得到惠王关注,晋封为妃。宫中大凡举办重大舞乐,惠王都要钦点赵姬出场。
  歌舞是《凤鸣》,但讲述的是凤鸣于逢泽,而不是岐山。此舞还有一半,是龙吟,被惠王刻意拿掉了,似乎是觉得它过于狂乱,不适合孟夫子这样的师尊听。
  曲缈人曼,舞美声啭,孟夫子眼睛半闭半睁,全身心地沉入乐曲。
  领舞的赵姬舞得实在太美了,唱得实在太好了。魏嗣如痴如醉,二目发直,两柱欲光从眶洞里射出,由始至终,片刻不离地聚焦在赵姬身上,好像他是第一次见到赵妃,也是第一次听到她的歌声似的。
  《凤鸣》共有三曲。第一曲毕,乐止人静。
  孟夫子尚未表态,魏嗣的巴掌率先响起来。
  孟夫子微微睁眼,斜睨魏嗣,看到了他的两道欲光,嘴角浮出一笑,微微闭上眼睛。
  惠王的老脸挂不住了,重重咳嗽一声。
  魏嗣却是全身心地沉浸在赵姬身上,既没有看到孟夫子的反应,也没有听到惠王的咳嗽,顾自盯牢赵姬,看着她摆出一个完美的亮相姿势,在一声酥软的道安之后缓缓退场。
  第二曲刚要启动,毗人匆匆趋进,至惠王跟前小声禀道:“王上,相国张大人使秦归来,在门外求见。”
  惠王正自窝火,遂借坡下驴,旨道:“哦,是张仪回来了呀!”扬M.DD-Ne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下页